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中心

《德育报》——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发表时间:2022-09-19     阅读次数:     字体:【

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终 极目标,是新课程改革确定的基础教育发展愿景。“立德”才能“树人”,德育始终是教育研究的永恒话题,在德育领域,有一份报纸始终坚守办刊初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她的使命担当也越来越得以凸显,她就是《德育报》。

近日,德育报社的编辑老师给我发来消息说:“今年是《德育报》创刊的第30年,特开设‘30年陪伴’专栏,老师可以写一写自己与《德育报》的故事。”看到编辑老师的消息,既感动又感恩,感动的是编辑老师与读者交流时专业且贴心,感恩的是编辑老师一次又一次的厚爱与鼓励,让我不断收获成长,越来越体会到作为德育人的幸福。

与《德育报》第 一次结缘是步入工作岗位的第三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我工作第 一年就担任班主任,由于缺乏经验,自己在处理很多班级事务时都显得急躁、低效,功夫下了很多,但始终没有形成系统的班级管理思路,很多方面都做得不到位。例如,班级学风不浓、班级缺乏凝聚力、班级活动不够丰富、家校沟通没有技巧、教师情绪管理不到位等。班级管理水平没有得到大幅度提升,带班的激情却被消磨殆尽,根本体会不到做德育工作带给自己的快乐,直到我发现了一份优质报纸——《德育报》。她犹如浩瀚宇宙中那一颗亮的星星,照亮我从事德育工作的天空,也坚定了我做好德育工作的信心。

记得自己带班前几年,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家长不愿意参加家委会。为了充分调动家长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热情,我用了很多方法,也向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过,但效果都不理想。后来,我在翻看《德育报》2017年4月10日出版的第1397期报纸时,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报纸上刊登的四篇文章分别从管理制度、平等尊重、沟通技巧、组织宣传等不同方面详细进行了说明,我才懂得,原来德育工作仅凭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用心用智,这样才能另辟蹊径,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这么多年来,《德育报·校长与班主任工作》每一期的讨论话题,都是编辑老师们细心讨论、深入调研的智慧结晶,无一例外都是一线德育工作者关心的话题,也是实实在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这样一种品质,让《德育报》成为各个学校都争相订阅的报纸。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德育报》第1383期刊登的一篇文章,题为《30多年,我用忠诚守护大山的希望》,文章简单记叙了湖北省保康县歇马镇欧店小学莫家垭教学点的乔永斌老师的教育事迹,还有张国宏老师与当地教育部门去亲切看望乔老师的照片。乔老师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条件下,始终坚守育人本心,虽然自己身患疾病,但是克服各种困难,从没有因个人事情耽误学生一节课,依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30多年来,他一直默默地守望着大山里的孩子们,成了孩子们的良师益友,助他们一步一步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乔老师就是名副其实的好老师。《德育报》刊登的这篇文章很好地诠释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的精髓,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人应该始终坚持不懈的追求。

30年一路走来,《德育报》始终立足中国教育实践,编辑老师们的敬业、专注、严谨、温馨服务精神始终让报纸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期待《德育报》继续坚守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引领德育发展,向着“用思想的光芒照亮人类教育的天空”这一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上一篇:乐当《德育报》的“四者”
下一篇: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领导一行赴重庆轻工职业学院调研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