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18期 总第116期
发表时间:2023-07-18     阅读次数:     字体:【

因材施教 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办好优质公平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对于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以“千岛菜花风景”而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江苏省兴化市,推动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江苏省兴化市周庄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周庄高级中学”)多年来以“强毅健实”为校训,坚持“立德启智创办适合教育、修文习武弘扬传统文化”的办学理念,在特色发展、多元发展的道路上逐步探索,努力让每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用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孩子的梦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作为基本教育公共服务重要组成部分的义务教育是公益性事业,对促进教育公平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不仅事关亿万儿童健康成长,亦对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亲子运动 其乐融融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幼儿园举办了第22届幼儿趣味亲子运动会,包含竞技运动项目比赛和亲子游戏嘉年华,家长、小朋友和教师等共计800多人参加,一起感受运动的乐趣。

培育新时代教师高质量“服务力”

北京第 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曾提出“教育已演变成为服务业”,如果将教育视为服务业,高质量服务力将成为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核心价值。如何建构教师高质量服务力的平台体系,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书育人生态网络,成为新时代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

班级抽奖的故事

咱们班有一个360度无死角综合评价量表。按时到校,加分;剪了手指甲,加分;书写漂亮,加分;完成有趣的综合实践作业更是有多多的分可加……这么说吧,只要你做了,只要你有明显的进步,都给加分。

给他人一个美丽的绰号

班里个头儿高的男生小虎(化名),爱给同学起掉号。经常有学生来告状。我也没少批评他。可收效甚微。

种树与育人

《种树郭橐驼传》的故事大家都熟知,他的种树之道无非是用心得法播种后,令其顺应木之天性般成长罢了。正所谓“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在我看来,郭橐驼的种树之道与父母育儿爱子之道同理。郭橐驼对小树这种关爱有度和放手自信的做法,看似“无为”,实则“有为”,是小苗成才需要且适宜的,当今的父母育子也应从中悟出道理。

从校内到校外 一堂德育课,怎么上出彩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无论是“德智体美劳”还是“立德树人”,德育都排在第 一位,足以说明德育在学校教育和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扎实推进德育入脑入心,将立德树人有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不断提升德育工作能力,积极构建德育新格局。

新课标理念下探索美育教学新路径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的修订是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决定了今后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以新课标为课程设计的目标,认真落实到教师的课堂中?在教研员的专业引领下,北京市朝阳区的美术教师们积极探索美育教学的新路径。

拥抱现代科技, 让道德与法治课堂也“新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科教学应注重创新,为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教师需将现代科技手段应用起来,构建新潮课堂,吸引和带动学生,使学生在富有科技感的课堂环境下,掌握知识要点,培养提升自身的学科核心素质。

数字赋能职业教育质量精细监测

2022年2月,教育部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随后,着手打造职业教育数字化“1+5”体系,即职业教育决策大脑系统和决策支持中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心、虚拟仿真实习实训中心、职业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中心,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教学模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其中,职业教育决策支持中心所需要的高职教育数据主要来源于全 国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以下简称“高职状态数据平台”)。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 起职教为民使命担当 谱写职普融通发展新篇

重庆市龙门浩职业中学校(下文简称“龙职中”)从1982年首 次开办中职教育以来,40年间始终不忘初心、风雨兼程、求索进取。

这40年,学校经历了从一所全日制公立职业中学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再到全 国首批国家 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办学历程。

这40年,学校秉持“正人、达业、行天下”理念,为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了一大批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 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这40年,学校坚持以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适时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发展成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对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品牌学校。

40年来,学校凭借着开拓创新、敢打硬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气神,一举摘得了多个“国字号”荣誉,开创了数个“首创”,办学质量稳居全市乃至全 国一流。新起点上,学校正朝着“创办职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中华职教名校”而奋力扬鞭。


 
上一篇:《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17期 总第115期
下一篇:《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19期 总第117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