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5期 总第174期
发表时间:2024-08-22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5期  总第174期



01

 阳光报道


★ “丹凤和声”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以党建品牌铸“和雅校园”


培育创建高质量的党建品牌,对彰显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和组织力,扩大党组织的认知度和忠诚度,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和组织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女职中”)党委坚定不移地开展“丹凤和声”党建品牌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工作引领“和雅校园”的高质量发展。 



02

 师生成长 


★ 如何涵养职教师范生的教育家精神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39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时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教师教育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源头,是塑造教育家精神的基础。课程作为育人载体,对于学生素质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教育家精神融入职教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涵养职教师范生教育家精神的重要途径。



★ 多元活动探究,领悟生命价值


近年来,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其生命如同一本未完待续的巨著,每一章节都充满了神秘与奇迹。对于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学生而言,老师如何利用活动探究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价值所在,是不可或缺的。



★ 怎样赢得教师的好口碑


学校管理者怎样赢得教师的好口碑?走上学校管理岗位以来,我是这样做的。

坚持兼课,从不偷懒。不论管理工作多忙,我都兼任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脱离课堂教学虽然轻松一些,但带来的后患却很多,一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了解并作出反应;二是教师效仿我不想上课,会带坏整个学校的教学风气;三是自己当“甩手掌柜”,在教师面前说不起“硬话”,学校管理工作也做不好。校长挑大梁、挑重担,教师才会无怨无悔一起前行。



★ 与生命对话  育生命自觉


每接一届新班,我都会制定班级三年规划:高一明确君子品格,即明自我,策划掌控自己的人生,提高自我的品德修养;高二学会社会关怀,即明他人,对他人生命的理解、尊重和爱护,形成和谐共生、大同世界的正确价值观;高三学会胸怀天下,即明家国,培养兼爱天下、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班主任是修炼“教育智慧”的人,我用环境对话、语言对话、文字对话来引导学生“明自我”“明他人”“明家国”。



03

思政园地 


★ 德育品牌创新素描


早在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公布的298个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中,北京市就有6个区教委和4所学校榜上有名。双减背景下德育品牌如何创新,北京市探索创新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持续创新德育品牌,以“大德育观”引领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德育课程已形成四大育人体系:“主题教育领域”突出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域”,少先队和党团活动一以贯之;“国际理解领域”,突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生发展领域”,关注成长的连续性。



★ 思政事业中的守望与创新——记陕西省汉中市滨江实验第二小学教师胡玲


自1997年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有27个年头,胡玲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团结同志,乐于助人。工作中,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热爱三尺讲台,扎根一线教学;她敢于不断挑战自我,凭借满腔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创造了优异的工作业绩。对于出生在教育世家的胡玲来说,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熏陶,“师者”文化时刻都在浸养、感染着她的内心。如何践行“为人师表”,从而实现教育梦想,成为她毕生的追求。



★ 一场“热辣滚烫”的师德师风培训


在全国两会上,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国门小学教师李瑞芳建议,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总校长洪伟也提出,心理健康不仅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状态,更对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



★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青年教师成长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信中,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建设新时代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活力和朝气,有创新的理念和想法,是希望、力量、美好的代表,是推动教学工作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之一。教育家精神以其特有的历史逻辑、深厚的文化基因和广博的未来指向,与新时代青年教师价值追求相契合,将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04

 教育创新 


★ 德育与青春共舞——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思政工作成效显著


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学校,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强化师生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连续3年订阅本报,并积极组织引导师生认真阅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本期刊发的11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师生的感悟和心声。




  报纸版面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25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4期 总第173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6期 总第175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