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16期 总第215期
|
发表时间:2025-06-03
阅读次数:
字体:【大
中
小】
|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16期 总第215期
当今社会,小学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如学习竞争、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教育戏剧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形式,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能够为小学生的心理成长提供有益的支持。 教育戏剧在小学生心理成长中的价值 价值一:角色扮演促进自我认知 角色代入与情感体验。在教育戏剧中,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体验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例如,在表演课本剧《十六年前的回忆》时,学生通过扮演李大钊等角色,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对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进行了反思,增强了自我认知能力。
广东省深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育人方式变革、减负提质增效、规范招生秩序、师德师风建设等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积极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决整治违反教育规律的行为,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为幼儿开启职业认知大门——西安职院打造“大手拉小手”职业启蒙系列活动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速、职业迭代日新月异,职业启蒙在个人成长轨迹中的基石地位日益凸显。尤其是幼儿阶段,作为职业意识孕育的关键期,亟须科学引导。西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西安职院”)学前师范学院依托深厚的职业教育底蕴,精准锚定这一需求,秉持“学中做、做中学”的职教理念,联动周边幼教资源,匠心打造“大手拉小手”职业启蒙系列活动,为幼儿开启职业认知的探索之旅,力求将职业启蒙的种子深植幼小心灵,助力其未来成长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栋梁之材。
今天的这节课出乎我的意料,让我有些感慨。 这节课的主题是生日,让孩子们学会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生日。这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们也对此很感兴趣。当孩子们学会了用英语表达12个月份单词和1—31的序数词,我便提问道,When were you born?(你何时出生?)扫视了全教室后,我“瞄准”的第一个目标是谭坚强(化名),一个平日里文文静静,踏踏实实的男孩儿。当我激情满满地再次把问题重复一遍时,他支支吾吾了半天“I was born on... on...”怎么也说不出自己的生日。“依他平时的成绩和表现,不应该回答不上啊!” 我赶紧提示道:“August? September? December?”我把比较长的月份单词都分别提示了一遍。看到我满脸疑惑,他努力地想把句子补充完整,可说到后面,哽咽了,眼眶随即湿润了。一定事出有因,于是我赶紧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平复好心情。
期末复习阶段,教师往往通过试题来巩固学生的知识点。做题、讲题、订正……教师机械反复地讲授,成效却不明显,学生的错误率还是很高,甚至同样的试题一错再错。
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新时代德育融合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没有德育,就没有教育。德育是什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永动机”,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因为,没有德育发展的高质量,就没有学校发展的高质量。 德育不可独行,需要在融合中实现。这里,我将从以下六个角度来阐述新时代德育融合路径的思考与实践。
“规”引成长 “约”筑未来—— 重庆荣昌区棠香小学“班级公约”纪实
2024年在荣昌区调研中小学德育工作,学校的做法带给我们新的启示。早在2021年秋季,棠香小学在推动劳动教育、检查红领巾佩戴、课间操、教室清洁卫生等情况时发现,尽管要求不少,但效果并不理想。分析得知,这些外在规定,缺乏学生参与制定,没有唤起内在自觉,难以转换成孩子的意识和行为,更难以实现自治。因此,学校抓住《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下称《惩戒规则》)颁布实施契机,通过学习、宣传和研讨,倡导充分征求全班同学意见,让全班共同讨论,制定“班级公约”,共同遵守和维护,共同约定违反“公约”如何惩戒。探索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由他治走向自治,促进学生合规行为产生,提升孩子的品德和行为素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格。
数学是一门追求真理的学科,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是塑造良好品德的重要学科。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教材资源、拓展知识内容、讲解数学史料等方式渗透德育教学。 “山东产教融合智库中心是盐碱地上开出的一朵‘大红花’,自2020年成立以来,完成了智库专家遴选、智库课题立项、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评选等相关工作,为东营市乃至山东省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东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振波介绍,作为产教融合领域的思想库、智囊团,这朵“大红花”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办好高质量职业教育增加了绚烂色彩。
坚持党建引领 擦亮办学品牌——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立诚开新”育人模式探索
江苏省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新桥中心小学”)创办于1912年,已有113年办学历史。学校始终秉承“求真”校训,树立“让每个孩子都闪亮”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丹阳市党建文化品牌项目“‘心’教育,‘桥’见美”为引领,创建“桥乡儿童‘立诚开新’”品格提升项目,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诚实守信、宽容明理、乐观向上、勤奋担责、坚毅勇敢、创新有为”品格的优秀学子。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 推进“温暖服务型” 人才培养“学本位”改革
重庆市女子职业高级中学作为以服务业专业见长的中职学校,深刻把握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义,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依托国家首批示范中职、市级高水平中职学校、市级双优“A类”中职学校等建设项目,主动对接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自觉探索实施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改革。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16期 我们下期见
|
|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15期 总第214期
|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17期 总第2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