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26期 总第225期
发表时间:2025-08-28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26期 总第225期







01

 阳光报道


铸魂育人守初心 矢志海空担使命——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海航班的国防教育实践探索


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以下简称“重庆十一中”)自2016年开设海航班以来,聚焦国防教育特色,构建了“课程体系+实践育人+军地协同”的复合培养模式,探索出一条特色教育路径。

党建引领,筑牢国防教育根基

作为西南地区首个海军青少年航空学校,重庆十一中始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办学核心使命,将红色基因融入海航班国防教育全过程。学校党委通过“抓思想建设、抓组织规范、抓队伍赋能、抓课程融合、抓实践育人”,推动党建工作与国防教育同频共振。学校构建“清风识益”廉洁教育体系,将清廉文化、海航精神与思政课程融合,通过“校长午餐会”“学生校长助理”等机制搭建师生共话平台。



传承非遗文化 赓续黄河血脉——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中学以文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指出,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活化利用,通过创意转化、科技赋能等方式,让文化遗产“活起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脐带”,更是教育教学的创新引擎。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五小学 多维联动建设活力体育校园


“校长,这次我们一定要赢您!”下课铃声刚响,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第五小学的操场上就传来阵阵欢呼。六年级(2)班的王子瑜(化名)同学正信心满满地向校长发起篮球赛挑战。这是学校特色课间活动“一起上场——校长挑战赛”的日常一幕。近年来,学校创新推行多维联动体育改革,校园焕发出勃勃生机。



02

 师生成长 


以“班主任+”重构劳动育人新生态


劳动教育如何实现“五育”融合的生态化转型?山东省安丘市文华学校以“班主任+”为创新路径,通过跨界思维重构劳动育人生态,探索出一条“价值引领—课程赋能—机制创新”的实践路径。

角色重构助力劳动教育“跨界”

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班主任工作局限于班级日常事务的管理,这一角色定位弱化了班主任在劳动教育方面的作用。学校通过“班主任+”模式,实现班主任角色重构,为劳动教育拓展了空间,注入了活力。



一株小葫芦里的育人智慧


我所在的学校地处城区,结合校园自然资源和学生教育需求,学校开辟了两个校内外葫芦植育园,着力突破传统劳动教育边界,打造自然与心理交互空间,让每一株小葫芦幼苗的成长都与学生的发展同频共振。



“三个一”开启学生语言艺术


提升学生语言艺术有助于促进学生有效交流,增强个人表达能力,提升人际交往的影响力。在日常交流中不少学生存在心里明白却说不清,“茶壶煮饺子倒不出”的表达困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妨通过“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三个一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力。



学生笔下母亲的手


那是教《慈母情深》的上午,阳光斜斜地切进教室,在课本上投下细碎的银杏叶影。我正领着孩子们分析梁晓声笔下母亲“龟裂的手”“疲弱的肩”,学生小薇(化名)突然举起一张照片:“老师,这是我妈妈修鞋时的手。”



03

思政园地


试论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


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教授学生科学知识和技能,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通过科学教育,我们引导学生探索自然规律,培养好奇心、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笔者就如何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渗透德育,实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德育素养的双重目标,进行了以下思考。



家园共育需坚守尊重和平等原则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诚信尊重、平等相待是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必须恪守的一项基本原则。在家园共育过程中,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家长,才能建立有效的家园沟通渠道,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使其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班主任的持续进阶


春分之后的第6天,重庆南开中学校园的灿灿阳光把意气风发的青春学子提前带入夏天。肖力校长和张莉花副校长与我们在早已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津南村铸陶斋互致问候,随后我们与几位资历深浅不一的班主任就持续进阶的话题开始深度求索。



04

 教育创新 


浸润式爱国主义教育范式建构的三条路径


爱国主义教育意义重大。然而,有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时存在三大错位:概念化,重视知识教学;符号化,崇尚理论说教;狭隘化,远离社会生活。这三大错位反映出一个共同问题,即忽视了受教育者个性意识越来越凸显、参与意识越来越强烈的客观现实,导致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重庆市云阳县实验幼儿园探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五活”育人 文化生根


重庆市云阳县实验幼儿园以“植根致活”理念为指引,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幼儿生活中‘活’起来”为目标,以“激活环境”“鲜活过程”“玩活游戏”“用活主题”“盘活资源”五大核心路径为支撑,因地制宜构建“五活”实践路径,全力探索契合幼儿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南湖学校 坚守儿童立场 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南湖学校(以下简称“南湖学校”)位于青州市城乡接合部,建校初期,13名教师撑起了全部教学工作,219名一年级新生中80%来自农村。如今,南湖学校经过4年持续深耕,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稳步前行,实现了蜕变。而学校的蜕变之路,始于对教育本质的叩问,成于“看见儿童”的系统性变革。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26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25期 总第224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