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高三班级守护学生之道,暗合中医“望闻问切”之智慧:以心为脉,辨证施护。
“望”是凝视,更是对话。我习惯用目光启发成长:赞许的凝视是破土的春阳,鼓励的眼神是夜行的星子,就连“警告”的注视,也藏着“你值得更好”的期许。记得小欣(化名)曾是眼底有光的女孩,高三却如蒙尘的星星:成绩单上跳动的红叉、课间独坐的背影、刻意疏离朋友的沉默,都在诉说着焦虑的重量。那天她攥着笔杆发抖,轻声说:“数学像堵墙。”我握住她冰凉的手:“你忘了吗?你曾用3天背下整本古诗,这股子韧劲儿,比墙硬多了。”她突然想到了什么,嘴角难得露出了笑意。3个月后,她举着满分的数学小测冲我笑,眼神比初遇时更明亮。教育者的目光该是镜子,让少年看见自己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