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微班会实务

首页 > 德育风采 > 微班会实务

善意的绰号传递爱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小学
发表时间:2022-10-19     阅读次数:

善意的绰号传递爱

——小学二年级微班会课设计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小学 李诗琪

背景介绍】

近段时间,班上一部分同学喜欢给别人起各种绰号。有同学借助这种方式表达亲昵与友好,但也有对同伴进行调侃、戏谑或嘲笑。据了解,有的孩子因为被起绰号而造成心理困扰,有的孩子意识不到绰号可能给别人带来伤害。针对这种现象,作为班主任,我将利用本节微班会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绰号”文化,营造和谐友善的班风。

【教育目标】

1.变堵为疏,引导学生对绰号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外号有褒义和贬义之分。

2.由己及人,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侮辱性绰号对同学造成的伤害。

3.变俗为雅,学生学会欣赏同学的优点,逐步建立友善平等的班级人际关系。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源、爱心便利贴。

【实施过程】

一、使用绰号,分清褒贬

1.身边的绰号

师:老师发现咱班的孩子创意无限,喜欢给同学改特别的绰号。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看图,这些同学各有特点,请你猜猜他们的绰号叫什么?(课件展示)


生:小书虫、黑人、零食怪、野猴王。

师:这些绰号是怎么起的?

生:根据他们的长相特点、习惯爱好来改的。

师:生活中,你有给其他同学起过绰号吗?为什么?

生:有,感觉好玩,带来欢乐。

师:在校园里,同学们之间起绰号很常见。这些绰号大概是根据同学的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名字谐音来起的。但我们要知道,一些绰号是好听的、善意的,跟我们的名字一样,寄托着大家对同学的赞美和尊重,而有些绰号却是贬低、取笑同学,给别人带来烦恼和伤害。

2.绰号知多少

师:绰号又称外号,可分为善意的昵称和恶意的侮辱性绰号。善意的昵称是指绰号无恶意的侮辱,是平常亲人朋友等人使用的称谓,更加体现出亲昵亲密的感情。恶意的侮辱性绰号是指绰号具有侮辱性,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侵犯了别人的人格尊严,会引起别人的反感。

下面这些绰号,哪些属于善意的昵称,哪些属于侮辱性的绰号,请你尝试分分类。(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揭示班会主题,通过绰号猜一猜、绰号分分类两个小互动,让学生了解绰号有褒贬之分,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二、慎用绰号,拒绝伤害

1.换位思考,友善相待

师:相信同学对善意的绰号和侮辱性的绰号有了大致的认识。据了解,我们班有一部分同学曾经被别人起了侮辱性的绰号,现在我们运用“换位思考三步法”,感同身受去体会他们的处境吧。

学生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发表看法。

[换位思考三步法]

第一步: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样?

第二步,假如我是他,我会怎么想?

第三步,现在我该怎么做?

生:我会很生气,我想,大家为什么要取笑我?以后我不想跟他们说话,不想呆在这个班里。

生:我很苦闷,我想,我看起来真的这么糟糕吗?现在我要告诉他们我不喜欢这个外号。

生:我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家都要盯着我的缺陷不放?这并不是我的错。现在我要告诉老师,告诉家长,需要他们帮助我。

2.跟校园欺凌说“不”

师:给人起绰号,你可能只是觉得好玩有趣,但对于那个同学来说,会造成多么深的伤害。有些同学默默承受,忍气吞声;有些同学发起反击,愈演愈烈;有些同学大声说“不”,寻求帮助。

现在,广东省教育厅《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的实施办法》作出明确规定,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等行为属于欺凌,严重者可勒令退学、开除学籍。另外,《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把学生欺凌和学生间正常的嬉闹等区别开来,对存在欺凌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或给予处分,以引导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同学关系。(观看普法短视频)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曾经伤害了同学,趁此机会,走到他面前,真诚地说声“对不起”,好吗?

【设计意图】由己及人,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情感共鸣,让学生体会到侮辱性绰号对同学造成的伤害。普法知法,通过短视频让学生知道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属于欺凌行为,要坚决说“不”。

三、巧用绰号,传递善意

1.那些古今闻名的绰号

师:其实外号绰号古已有之,并非新生事物,古今流传着不少经典的绰号,这些好听又有趣的绰号也让人物更富个性化特征。(课件展示)


2.化俗为雅,传递友爱。

师:善意的绰号传递爱。老师希望我们班的孩子能学会发现同学的优点,互相欣赏。现在,请同桌之间取个善意的昵称,写在心形便利贴上,送给对方吧。

生:我送给同桌的绰号是——数字国王,因为他算术非常快,数学学得特别好。

生:我叫同桌——现代雷锋,因为她看见别人有困难,总是第一时间出来帮忙。

……

小结:充满善意的绰号传递着友爱,拉近了距离。文明平等、和谐友善,这才应该成为我们班流行的新风尚。

【设计意图】化俗为雅,扭转局面。绰号不是不能取,我们需要发挥才智,善用绰号,巧用绰号。回顾熟悉的经典,打开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尝试把对同学的赞美浓缩在二三字里。

【班主任反思】

本节微班会课针对性强、精简高效,从班级实际问题出发,以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为最终目的,通过创设轻松的心理氛围,结合小学二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引导学生积极体验,畅所欲言,从而正确认识班级的绰号文化,巧妙地用好“绰号”这把双刃剑,逐步建立友善平等的良好班风。最后,关注延伸反馈,才能更好地内化班会所得。班主任可设计相关的延伸内容,如“名副其实”颁奖礼、“善言签订仪式”等,与微班会主题一脉相承,深化对班会内容的理解与实践。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东平小学 李诗琪

上一篇:学会倾听 ----微班会设计 容闳学校
下一篇:保护身体的“小秘密” - 重庆谢家湾学校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