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阳光报道
★ 用立德树人奏响职教发展新乐章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双特色”立体德育的构建与实践探索
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少云故里,龙舞之乡——重庆铜梁,是铜梁区的公办职业学校,是铜梁区中职教育的排头兵,是重庆市德育特色学校。这里有国际标准化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现代化的网球馆、公寓式学生宿舍、宽敞明亮的学生食堂,校园绿树成荫、景色宜人,是铜梁教育战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里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优良,是莘莘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场所。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核心命题,“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多年来,重庆市铜梁职业教育中心以“奉献·专注”为精神统领,以“军·匠”为文化主题,以“铸军魂 诚匠心 报家国”为文化内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新中职生”。在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下,学校秉承“尚军尚匠”的培育理念,融通四大德育主体,明确三阶德育路径,用好双特德育资源,做强三维德育活动,构建起“双特色”立体德育,形成深化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对策,积极探索优结构、优质量以及优内涵的人才质量培养道路,开启了学校探寻纵深发展的新篇章。
02
师生成长
★ 教育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 国的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产业数字化对社会各行业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人机协作能力等将成为面向未来的关键能力。
人才需求的变化倒逼教育系统必须进行全面、彻底的转型和升级,建设以数字化为支撑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应对新阶段人才培养挑战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要总结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经验,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实现从基本均衡到高位均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
★ 班主任带班应有方略意识
班主任是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的育人理念、专业素养及教育实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及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质量。因此,班主任带班要有方略意识,形成清晰的带班育人办法和策略,走向专业发展之路,实现格局上的突破。南京市江宁上坊新城小学以带班育人方略的设计规划为抓手,促进班主任带班工作实现喜人的转变。
★ 体教融合下体育教师的角色转变
体教融合的对象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青少年群体,中小学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中小学体育教师应抓住体教融合机遇,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新的角色扮演可以将教育价值最大化,满足新时代体教融合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群体的发展要求,完成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标。
03
探索创新
★ 心里“装着”学生 践行减负提质
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浅谈“双减”下的“学生立场”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对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缓解畸形教育内卷现状、减少家庭教育支出、学生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等,都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这对一线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学质量的提升与教师的“学生立场”密不可分,“学生立场”应该贯穿于教学始终。从备课时对教学目标的确立与表述,到课堂上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再到课后知识巩固与作业布置,教师都应该具备坚定的“学生立场”。
★ 课后既要“吃得饱”又要“吃得好”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所学的消化与巩固。是不是作业越多,巩固效果越好?是不是所有学生做同样的作业就好?布置什么样的作业,有利于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其实,学生始终是决定因素。笔者在此提出作业布置的四个提倡。
★ 美育实施的三个途径
美育不只局限于学校教育阶段,更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美育的落地应借助“设计”的力量,从生活美学、环境美学、生态美学中为美育做潜移默化的铺垫,重视设计对人趣味和修养的作用,提供相应的设施和空间,为学生搭建启真启善的自我学习环境,激发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概括起来,可以从生活美学的创设、环境美学的营造和生态文明的保护三个方面探讨美育的实施路径。
★ 引“外援”补师资,普及校园足球
学生喊爽 教师言笑
“双减”政策实施,校园足球教育进一步升温,但也新增了学校体育课“人手不够、场地不足、经费紧张”等问题。
而这些问题却没有出现在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据硚口区教育局体育卫生艺术站副站长刘敏介绍,作为湖北省首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硚口区中小学在职体育教师中,足球专业教师只有51人。硚口区教育局以区校园足球协会为平台,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聘请30名专职足球教练员,在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足球普及推广、精英训练和师资培训,探索形成“专业教练—体育教师—全体教师”的师资梯队,专业教练到校亲自带队,同时培训学校教师,有效解决师资难题。
★ 甘肃天水逸夫实验中学加强美育工作,提升办学品质
美育教育组“团”出招
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甘肃省天水市逸夫实验中学东南角就会响起悠扬悦耳的古筝曲合奏,身穿古装的古筝社团学生开始在这里练习古筝技艺。泥塑、国画、汉服、舞蹈、器乐等社团同时开启学生们的“幸福时光”。
该校是一所初级中学、市优质示范学校,现有学生2700多名,近年来,学校把美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社团活动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美好品质。
04
教育观察
★立德树人成就美好教育
——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乡村温馨校园文化巡礼
重庆市开州区镇东初级中学,位于刘伯承元帅纪念馆旁,前临浩渺汉丰湖,后倚雄奇凤凰山,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是一所乡村初中学校。
近年来,学校行政一班人与全校教职工凝神聚力、同心同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走文化立校、质量强校、特色兴校之路,积极构建办学有特色、管理有特点、学校有特长的新型育人体系,形成了智慧办学、温情办学、成效办学的特色,成为乡村学校办学典范。
★ 发挥体育美育学校主阵地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是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加强过程性评价。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等。
正确有效的评价,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同样承载着体育、美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的责任,发挥体育美育教学主阵地作用的“基础性”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