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2年第28期 总第76期 《德育报 - 阳光周刊》
发表时间:2022-07-21     阅读次数:     字体:【

01

阳光报道


厚德精技 励学笃行

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用校园文化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是教育,更是民生;是传承,更是希望。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的重庆市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公办国 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国 家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自1963年建校伊始,涪陵区职业教育中心牢记初心使命,把握时代的脉搏,历经一代又一代师生开拓进取、上下同心,学校得以蓬勃发展。现学校占地面积167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教职工293人,教学班98个,在籍学生4068人,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应用与维修等15个专业,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3个,实训室90间,建成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车间、校中厂4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67个。

日月交替,春秋更迭,60年来,学校以“自强博习,厚德精艺”为办学理念,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道艺”文化的引领下,原创性提出“新六艺·养六商”教育理念,为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02

师生成长


麦客,扶风人抹不去的记忆


也许在一个地方生活久了,关于这个地方的民俗记忆就会刻在脑子了,任岁月流转、沧海桑田,让时光远去、时代变迁,任深植于心,无法堙没。

又到了扶风麦子黄熟的季节,我的记忆深处走来一群衣衫褴褛、挥汗如雨、风雨兼程在赶场路上的“侠客”,他们镰刀上绑着“蛇皮袋子”(扶风农村对于编织袋的一种叫法),肩膀搭着一条汗水浸湿的毛巾,手上提着一个茶迹斑斑的塑料杯,聚拢在一起寻找活计的人,他们就是被称为“麦客”的一群人。每到麦黄季节,他们背井离乡,背上简单的行囊,带上镰刀油石等家什,沿着河南、潼关、渭南一直到宝鸡沿线,靠给别人割麦换取一些报酬的农民。

端午节前后,扶风的小麦就陆续熟了,黄灿灿的,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干涩的热风送过,麦浪滚滚。“麦黄六月,秀女出阁”,乡民们全家出动忙活起来了,那时候还少有联合收割机,老少齐上阵,人手还是紧张。于是,麦客就沿着西宝南线、北线、扶法公路一批批的来了。



用“专属名片”发现学生天赋


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我们班的学生非常善良,他们总是能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但大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敛,不善于表现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缺少自信。因此,每当遇到集体活动或比赛时,大家都不愿或不敢参与,以至于丧失了许多锻炼能力和促进成长的机会。

鉴于此,我决定依托多元智能理论,开展“我的专属名片”活动,创造适合学生成长的平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改变班级氛围,提高班级士气和凝聚力,助力学生共同成长。



03

探索创新


在动漫世界里边玩边学


爱看动漫是孩子的天性,因为动漫的表达方式简单纯粹,想象丰富大胆,用独特而有趣的手法构建出一个个恢宏壮阔、精彩纷呈的世界,比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年龄特点。教师不能以简单的“不务正业”为理由压制或拒绝学生所热爱的东西,而应该有的放矢、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走进那些承载着热血、光明、温暖、真诚、友爱的故事。为此,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竹林寺小学开设了“神奇的动漫”综合实践课程,引导学生感受动漫世界的流光溢彩,了解动漫之美。



高中教师面临三重改变


新高考与新课程改革以后,在学生遇到生涯、学业、心理、人际、生活等方面的成长困惑时,给予学生适切的指导成为每个教师面临的挑战与责任。在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背景下,教师正在实现三重转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网络资源利用分析


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的程度会对其后续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此时就需要教师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予高度重视。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对互联网技术给予科学合理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使学生在对课堂知识内容产生学习兴趣的同时,积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教学事例加以正确判断,从而有效促进小学阶段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和综合素养能力的提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浅谈新课标下


朗读,就是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如何开启朗读训练这扇大门,让学生与感情朗读同乐呢?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策略做了以下探讨。



04

教育观察


谋变求新追求卓越 实干兴校继往开来


中原腹地,有一所潜心研究生本教育的中学——河南省郑州市第一〇七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一〇七高”)。作为郑州市示范性高中,学校历经了移交地方、初高中分离、创建高中新校区的发展历程。自2014年9月以来,一〇七高在校长张献雨的带领下,上下齐心协力躬身践行改革创新,实施生本教育,开辟出了一条优质高效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华丽转身。



“校企融合 四点聚力” 培养优秀交通人才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土建类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成功实践


站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风口”,谁能更深入、更扎实地做好校企融合,谁就能占得发展先机,赢得发展优势。

作为国 家示范高职院校和“双高计划”(专业群A档)建设院校、四川省仅有的公办全日制交通类高职院校,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土建类专业群自创建以来,始终以奋楫者的姿态走在改革前列,始终把教育教学放进国 家和区域发展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与时代同频、与地区同频、与产业同频,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 家战略急需,构建“校企融合、四点聚力”协同育人模式,培养了大批掌握新技术、具备新素养、适应新环境的复合型交通建管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教育动力。

学校创新的“校企融合、四点聚力”协同育人模式,为我国职业院校尤其是交通类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鲜活且足够分量的样板,值得推广借鉴。


|张志凯

稿张 倩

闫 丽

 
上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27期 总第75期
下一篇:电子版2022年第29期 总第77期《德育报 - 阳光周刊》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