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35期 总第83期
发表时间:2022-10-12     阅读次数:     字体:【

图片







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2年第35期 总第83期




01

阳光报道


坚定党建引领 聚焦文化浸润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全面推进“三全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聚焦文化浸润,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学校立足办学实际,夯实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党建引领“时”文化浸润,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建构年、季、月、日多维度的“三全育人”体系,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切实提高中职生思想素质、文化素养、技能水平。学校“三全育人”有特点,有亮点,有看点,是一所“三全育人”工作成绩突出的典型学校。



02

师生成长


我们是如何打造智慧型教师团队的


众所周知,教师发展既是一种个体行为,同时又是一种依赖于学校帮助的群体行为。诸多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揭示,教师自身努力和团队帮扶是教师成为名师的有效途径。多年来,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智慧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成为夯实吴中实验小学智慧教育的一大基石。



多元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怎样的课余生活才能让学生既劳逸结合,又有所收获呢?我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如下活动,效果比较不错。

结合节日、季节、家庭特殊纪念日

开展课余活动

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来历、不同的习俗、不同的活动……结合节日开展课余活动,学生不仅兴趣浓,参与积极性高,而且他们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感也是独特的。比如,中秋节,围绕月饼开展课余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月饼代表的含义,回家学做月饼,了解月饼的制作过程、方法等。不同的季节,万物不同,饮食穿戴也有区别,可以根据季节特点,引导学生开展课余活动。比如,春天到了,让家长周末带孩子外出踏青、郊游,观春天、寻春天、拍春天、画春天、说春天、写春天;夏天来了,可以带着孩子去赏荷花、听蝉鸣;秋天来了,可以带着孩子去闻一闻、摸一摸、捡一捡、做一做,感受初秋的桂花香、深秋的银杏叶;冬天到了,可以带着孩子走出去吹吹风、看看山、滑滑冰、打雪仗……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重要或者特殊的纪念日,家长可以结合自家情况,带着孩子开展课余活动,丰富课余生活。比如家庭成员的生日,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外出采购,一起邀约朋友庆祝等。



日常教学融入全球胜任力教育


日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召开了 2022 年全球胜任力论坛,并发布了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最新研究报告《大局思维:如何为相互关联的世界教育培养“全人”——原则与实践》,介绍了各国在全球胜任力培养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近年来,尤其是 PISA 于2018 年新增全球胜任力评估项目后,我国许多学校已明确将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之中。那么,当我们强调全球胜任力时,究竟在强调什么?我们认为,相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素养”概念,它的相对独特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03

探索创新


从新版《职业教育法》浅谈技能型社会建设


5月1日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开始施行。这部法律是全面推进我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大法,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新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明确写明“为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是首次将“建设技能型社会”写入法律,具有重要意义。



“海棠红”映“教育蓝”


火红六月,满目苍翠。走进江苏省常熟市王庄中心小学,“和善”二字映入眼帘,该校打造的党建品牌“崇慈行善,和谐向美”慈善文化长廊,已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风景。2017年,常熟在全省率先启动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整,逐步形成“党建+”工作模式,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

“实践表明,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市委教育工委抓基层党建‘一线指挥部’作用,基层党建工作就能方向明、调子齐、脚步稳,为教育事业凝聚奋进之力。”常熟市委教育工委书记赵明华说。



主动迎接课程与教学的新变革


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伴随教育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如果说农业革命是与古典教育相伴,古典教育推动了农耕文明发展,那么工业革命则是与近现代教育体系相伴,近现代教育促进了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而信息革命时代,必将有新的教育范式产生,事实上这种新的教育变革正在悄悄发生。




04

教育观察


传承袁隆平精神 滋养“好种子”向阳而生

重庆市龙门浩隆平小学


110年风雨沧桑,110年薪火相传。从厚重历史深处走来的重庆市龙门浩隆平小学,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蕴藏着动人的教育故事,镌刻着不朽的人文精神。

2010年6月,杰出校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龙门浩小学题词“好好学习,炼好身体”。该校百年校庆时,袁隆平题写下“书香启迪智慧,参与创造未来”的办学理念,并在学校设立“袁隆平创新奖”。2019年9月学校更名为“龙门浩隆平小学”,校名也是院士亲笔题写。

勇立潮头,与时代同频共振;担当作为,促发展行稳致远。龙门浩隆平小学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践行“智慧参与”的校训,从“智慧创新、执着探究、大爱无私”的精神中汲取养分和力量,以打造特色课程体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建设高素质师资团队,构建家校共育新生态等举措为抓手,着力培养“向上、向善、向美”的拥有良好参与素养的现代小公民,引领学生像“好种子”那样向阳而生,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彩。




“育”见未来 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

现代学校治理改革发展研讨会在线举行 “罗湖未来学校元宇宙学校”上线


3月19日,借助虚拟现实VR技术,国内首个具有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的线上教育学术会议——现代学校治理改革发展研讨会顺利举行。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主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人文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协办,深圳市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教育研究院承办。

研讨会以“强化育人阵地,育见未来学校”为主题,数十位全国教育领域专家、校长、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云端,探索教育新基建,展示“双减”背景下未来学校构建和治理的最新研究与实践成果,推动学校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现代化教育治理模式转型,助力学校向创新型组织转变,构建高质量育人体系。

会上,“深圳市罗湖未来学校元宇宙学校”正式成立,致力于打造全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元宇宙学校。同时,罗湖未来教育研究院联合慕华成志未来教育研究院发起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学校协作体”也宣布成立。该协作体以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引领创新实践的核心引擎,为中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贡献智慧



 
上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34期 总第82期
下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37期 总第85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