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2年第37期 总第85期
★ 八月,把青春和力量融进这片深情的土地
——记重庆疫情防控及山火扑救中的教育界志愿者
他们是教师,也是志愿者,他们是志愿者,也是救火英雄,是转运员,是疫情检测现场秩序的维护者。虽然他们、她们,扮演的角色太多,但在山火面前,在疫情面前,每位志愿者都是城市英雄。
2022年8月的重庆,注定会成为人们永恒的记忆。40℃以上连晴高温,点多面广的山火、复杂多变的疫情,集中挑战着这座城市。本报记者不顾个人安危,深入山火、疫情防控一线,用镜头记录下了教育界志愿者太多震撼的画面。
致敬重庆,致敬教育界的志愿者。他们无愧于光荣的人民教师的称谓,他们不只在讲台,也能在“战场”。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重庆人民的赞美。本报本期推出的《八月,把青春和力量融进这片深情的土地》特别报道,就是重庆教育界志愿者朴实无华而又平凡伟大的点滴。
★ 把中小学办成卓越教师成长摇篮
师范院校可以尽其所能选择优秀教师的苗子,并为其提供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但所有这一切都只能培养出优秀的新教师,并为其成为卓越教师奠定坚实的基础,可是他们是否能够成为卓越教师,就需要靠基础教育学校的培养。师范院校经常会讲“用4年师范教育成就40年教师生涯”,这主要是为了让师范院校的课程更具可持续性,而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教师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依然由基础教育学校决定。
★ 教室文化建设属于“无声”教育
一间教室、若干桌椅、四面墙壁虽“无声”,但如何设置教室中的一桌一椅、一边一角,让其大化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声”,产生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教育功效,是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
★ 以“思”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敢想、善思、能问的良好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鼓励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 思政教育中高校辅导员应把握好三个育人过程
2017年教育部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近年,学者们就工作作用、工作方法和职责范围等多个角度全面剖析“辅”“导”“员”的含义,对辅导员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阐释和解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活跃状态,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生有其成长规律,教育也有其发展规律,具体来讲,辅导员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日常管理等教育活动也有其特定规律可循。探寻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并运用规律,才能在育人工作中事半功倍,凸显育人成效。根据高校辅导员的教育职责、工作特质及教育实践特征等,辅导员育人工作至少应包含三个过程,也是辅导员应把握好的三个育人过程。
★ 从德育视角看职业学校文化建设
文化,可看作名词,亦可看作动词。从德育视角来看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笔者更倾向于将“文化”作为动词来理解。我们要努力营造职业学校文化的应然样态,并期待能“以文化人”,培养学生应有的德行、精神和风范。
★ 混合式教学何以致用
随着信息智能化的迅速发展,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混合式教学受到广泛关注。何为混合式教学?如何设计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的效果又如何……这一系列问题都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混合式教学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面授教学优势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形式。混合式教学强调“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相较于传统面授教学,混合式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认知方式发生改变,教师教学模式、教学策略、角色也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既体现在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方面,也对分析学生需要、教学内容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教师通过发挥在线教学和面授教学的优势互补作用,开展系统、合理的教学设计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认知效果。
★ 以营养食育助力五育融合
营养食育能引导学生知食源、懂食养、享食味、惜食粮、晓食礼,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多年来,浙江省平湖市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劳动教育理论和营养学家于若木的营养理念为指导,以营养食育助力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形成了具有平湖特色的营养食育体系。
★ 《众志成城·灭火抢险》
——重庆美术家主题美术作品展
近日来,重庆因为高温引发的山火多处爆发,山火无情人有情,在这场同重大山火的较量中,重庆人民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互助精神,扑救山火。在此期间,重庆市广大美术家和美术工作者也积极投身其中,自发进行灭火主题美术创作,用画笔记录并见证奔赴救火前线的勇敢身影,绘制新时代重庆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图谱。看到作品中的这些身影,能够感受到山城儿女迎难而上的勇气、坚韧不拔的精神、不畏险阻的气魄,也能够相信千千万万的奋斗力量汇聚在一起,必将书写更新更美的时代篇章。描绘英雄事迹,传承模范精神,以此激励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奋勇前行,共同谱写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壮丽凯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