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41期 总第89期
发表时间:2022-11-01     阅读次数:     字体:【

01

阳光报道


中国共产党第 二十次全 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

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 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02

师生成长


“无声”教育为学生成长“发声”


教室文化建设属于“无声”教育。一间教室、若干桌椅、四面墙壁虽“无声”,但如何设置教室中的一桌一椅、一边一角,让其最 大化地为学生的成长“发声”,产生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教育功效,是我一直在努力探索的。



教育写作应成为教师的基本素养


现实中,养成写作习惯、将写作作为一项专业自觉行为的教师并不多。由于没有将写作纳入专业发展,导致部分教师缺乏对教育的深入思考,教育视野与格局未能充分打开。他们只将工作重点放在教书上,不仅自己专业成长受限,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制约。笔者认为,问题的出现,除了教师个体的因素外,还存在教研部门培训机制不健全,教师间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所以,要让写作成为教师的专业自觉,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在口语交际中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的过程,语言能力的训练也是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所以,我们的口语交际课还肩负着思维训练的重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既会以语言为工具发展思维,又会以思维为依托进行表达。如何在口语交际中训练思维能力,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03

探索创新


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赋能立德树人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宝贵资源。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探索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课题。

红船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将其内涵深刻概括为“首创、奋斗、奉献”,并要求“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身处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浙江省嘉兴学院坚持把弘扬红船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培养了大批信念坚定、勇于创新、矢志奋斗、乐于奉献的青年学子,试图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作出回答。



以全员育人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今年8月,四川成都遭遇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复杂严峻形势,电子科技大学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屏障,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校师生坚定必胜信心,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抗疫实践中上好疫情防控这堂“大思政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子科技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把“大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突破点,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电子科技大学充分运用学校特色优势,打造全员育人的“大师资”,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提升师范生育德能力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每一位教师都是道德教育者,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自觉担负起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品德修养的责任,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实践中有些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存在明显不足。提升教师育德能力迫在眉睫,而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是从师范生培养这一源头解决问题的重要举措。



04

教育观察


践行“全融合教育”为未来奠基

重庆两江新区星湖学校校长张先彬


一所小学校能够凝练清晰地梳理自己的办学理论体系,其起点一定扎实深厚;一所小学校如有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其作风必定严谨深入;一所小学校能够面向未来,其目标高瞻远瞩、路径科学必然行稳致远。重庆星湖学校校长张先彬就是这样一位教育思考者。他践行全融合教育,以教育的温度厚植人类的善良,以教育的理性定位科学的方向,以教育的情志焕发生命的活力,培养内心温暖、头脑科学、身体强健的人。



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智慧与人格成长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


在新时期“减负增效”要求下,学校改革如何创新,才能顺势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学校育人特色?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将育人理念、学校办学实际与新高考改革内核深度融合,把信息化手段灵活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浙江省杭州二中具有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结合立德树人总要求,确立了智慧成长、人格成长两个课程体系建设大方向



 
上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40期 总第88期
下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43期 总第91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