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阳光报道
★ 网络育人谱新篇 思政教育开新途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一核两驱三融入”网络育人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以价值引领为核心,以科研创新、培训提升为动力,将网络育人融入日常宣传教育、日常生活服务、日常网络管理,不断提升网络育人的吸引力、亲和力、引领力,逐渐形成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独具特色的“一核双驱三融入”网络育人体系,推动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02
师生成长
★ 破除教育焦虑,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的学业焦虑很多源于家长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来学校心理咨询室咨询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由于学业焦虑无法排解进而产生了心理问题。学业焦虑成了学生较大的情绪困扰和亲子矛盾产生的重要来源之一,严重的情况下,学业焦虑还可能导致学生出现抑郁倾向或做出极端行为。不管是开学还是期末,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家中,学业焦虑都是学生无法避开的压力源。甚至不少成年人在毕业多年后还会梦到自己参加考试的场景,精神十分紧张。
不过,即使同样面临学业焦虑,学生的表现也因人而异,家长和教师要注意识别:有的学生会出现逃避行为,如上课不听讲、课后拒绝完成作业等;有的学生表现为对学习抱有敌对态度,如逃学、多次表示厌恶学习等;有的学生虽然内心想学习,但总会受到潜在焦虑情绪的持续干扰,无法专心听讲;还有的学生会出现刻板的、强迫的行为,如反复擦拭文具、洗手等。学生A就属于第3种,他能体谅父母的付出,也知道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但又因深陷于学业焦虑的情绪中而无法专心学习,这种矛盾心理让他觉得“非常痛苦”。
★ 家校互动“微”活动促进家校共育
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是课程资源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学校通过多维的互动“微”活动,让家长在参与、体验中提高教育认识,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
家长课程“微”互动
学校分年级开发家长学校课程,普及宣传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方法,提高家长素质和家庭教育水平。一方面定期培训教师,进行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也积极依靠区教师进修学校、学校知名校友等资源,以科学的理论、具体的事例、丰富的内容组织好每一次活动,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同时,让家长在课程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反映问题,并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03
探索创新
★ 居家网课不焦虑 亲子关系少困扰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有些地区孩子们居家上网课,致使一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又面临新的挑战。不少家长拨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诉说孩子在家上网课的种种困扰。孩子居家学习,对亲子关系来说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有助于家长了解孩子学习的具体情况、增进与孩子的交流互动等。但是,这种非常时期的教学方式,从心理学角度说,确实容易让孩子和家长都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和困扰。但只要调整好心态,找到合适的方法,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希望以下的案例和解析,能为家长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要与“减”俱进
班级是小学生成长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小学生心中的“主角”。“双减”下,“主角”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引导“主体”——学生,与“减”俱进,立德树人。
小学班级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小学是学生逐步感知和领悟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在这个年龄段,他们辨别是非能力、道德情感都尚未成熟,但却处于迅速成型期,为今后三观的形成奠定底色。小学阶段德育工作侧重于学生在主动学习中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角色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品德准则和道德判断能力。小学阶段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应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渗透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中,在减轻学业负担的同时为学生密切接触社会营造空间,把高效优质学习与品德成长融合到一起,多元化发展,为国家培养道德修养与文化素养兼备的高质量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 乡村学校美育的价值辨析和实施策略
针对目前乡村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文化建设单一、学生活动失衡、学生缺乏自信等问题,美育作为“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可以成为实现乡村学校教育振兴的一个较佳突破口。乡村学校可以通过美育的“感美、立美、创美”功能在润物细无声中对学生进行精神陶冶、能力培养与健全人格塑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04
教育观察
★ 党建示范引领 创新提质培优
——重庆市开州中学抓党建、促创新、助提质,走好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巡礼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工作高度重视,先后主持审议一系列涉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案,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指示,这些理论思想和精神深深影响着地处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开州中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学校立足区情实际和办学特色,坚持抓党建促发展,走出了一条遵循教育规律、富有时代特点、地域特色的学校党建引领创新和质量创优之路。
开州中学位于“一代军神”刘伯承元帅的故乡——重庆市开州区,前身可追溯至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的培俊堂。学校于1982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学,1999年被重新确认为重庆市重点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452人,在校学生6700余人。学校以“一切为了学生自主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厚德博学 自强不息”为校训,以“守正 创新 奋进”为校风,以“励教 尚研 致远”为教风,以“敏学 善思 笃行”为学风,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绝 对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探索和推进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