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48期 总第96期
发表时间:2023-02-09     阅读次数:     字体:【

01

阳光报道


文明,让校园更美好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纪实


河南省濮阳市实验小学作为全市第一所市直属小学,是全市文明校园创建队伍的排头兵。自1985年建校至今,学校近4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明校园创建史。沿着学校文明创建时间轴,这样几个节点熠熠生辉:1988年被评为濮阳市文明单位;1991年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四届荣获此称号;2017年,摘取全国文明校园奖牌,2020年经复查保留此称号。

走进濮阳市实验小学的校史展厅,在几百块各类奖牌中,文明创建类奖牌始终被摆放在最醒目位置。很多师生看到这一块块沉甸甸的奖牌,就忍不住热泪盈眶。因为,这一个个来之不易的文明创建奖项,折射出一代代实小人坚贞不渝的文明创建初心,蕴含着一批批创建者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汗水!可以说,是文明校园创建赋予了师生拔节成长的信仰和力量,激发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促使校园外在环境、内在气质焕然一新,引领着学校不断攀升文明办学新高度!



用好红色资源滋养青少年爱国情怀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用好烈士褒扬红色资源 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积极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作用,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积极性、助力英烈精神研究和宣传,深化英烈精神教育实践进学校、进社区,加强对在校烈士子女的关心关爱等系列举措。这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缅怀、纪念、尊崇、学习英雄烈士,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血脉、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具有重要意义。



02

师生成长


优化岗位设置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


2022年9月2日,为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职工队伍,人社部、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对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作出规范。《指导意见》明确,不再在国家层面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作统一规定,而是在明确合理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授权省级人社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适当优化调整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规定更加明确,对于拓宽教师队伍发展通道、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花一笑总关情


校园里,一朵朵鸡蛋花悄然盛开。“刘老师,送给您。”循声低头,小芯正拿着一朵花递给我。面对小芯,我心中五味杂陈,因为教育她真的需要小心谨慎。她经常做出一些违反纪律的举动,我多次教育却效果不佳。与她家长沟通,迎来的却是她爸爸的厉声责骂。在一次次教育和沟通中,我也终于了解到,小芯因为经常受到爸爸严厉的教育和呵斥,在家里唯唯诺诺,在学校才会变本加厉地释放自我。



与丘成桐、施一公先生面对面


2022年暑假,高温红色预警不断,我静坐在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校园里,翻开丘成桐先生所赠自传《我的几何人生》,感悟他“一生从未放弃追寻至真至美”的数学人生。

几何人生,人生几何?一时间竟听不见窗外蝉鸣,忘却了炎夏燥热……

我在衢州二中工作了40年,也曾有幸见过不少学者名家,但都比不上最近短短一周内,先后见到的丘成桐、施一公这两位堪称“国宝”的大先生。



03

探索创新


以学科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语言实践,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对方法规律的掌握多是在读写实践中自己体会和感悟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实践经验的积累比方法规律的指导更重要。因此,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从教学实际问题出发,以实践为重,强化表达实践、读书实践和书写实践,以“一步三化”学科实践为统领,整合听说读写学习模块,推行学科实践活动导向教学,通过一体化设计、渐进式贯通和融合性推进,对语文学科教学进行系统化育人实践探索,形成了序列化“一步三化”语文教学模式,实现了小学语文实践育人的落地生根和开花结果。



“课程思政”视域下

中职语文第二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作为一门以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基础课程,其学科特性适合与思政元素结合。尤其是语文第二课堂,是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第二课堂,又叫第二教育渠道,是指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各种活动。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与第一课堂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构成了完整的语文教学。第二课堂丰富灵活的形式,能更好地将思政与语文融合,探寻适合职业学校的育人模式。



多彩劳动课 美育新样态


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实验学校近年来通过“以劳悟美、以美育人”“劳动好时光、劳动最光荣、劳动美创意”等多维劳动实践课程,提炼劳动实践教育中的审美元素,促进“五育并举”,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劳动美育新样态。



04

教育观察


党建领航开新局 七彩教育向未来


党建领航强教育,初心如磐促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合川区持续推进党建标杆学校、党建特色亮点培育创建工作,努力培育创建了一批具有较强示范作用、可复制推广的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典型,并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全区教育事业发展开新局。

重庆市合川区高阳小学(以下简称“高阳小学”)便是这批领飞“头雁”之一。坚持党建领航,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学校在“124”七彩党建的引领下,紧紧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一个中心;建设“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两支队伍;坚持党建工作与“特色兴校、立德树人、师资建设、品质提升”四大方面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党建标杆学校,以党建引领促进业务全面发展,不断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稳步提升。



扎根边疆 铸牢意识 在特色高水平发展之路上笃定前行


延边大学创建于1949年3月,地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是我国在边疆民族地区较早创建的地方综合性高等学校之一。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73年来,学校始终沐浴着民族政策春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曾5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6人次获国家或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3个单位获吉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9个单位获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32人次获延边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近年,延边大学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特点,坚持创新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笃定前行,努力探索扎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发展之路。


 
上一篇:《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2年第46期 总第94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10期 总第108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