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12期 总第110期
2022年9月中旬,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开赛,一股技能旋风在华夏大地吹拂,“刮腻子”也能刮成世界冠军等新闻几度霸榜热搜,让人们看到“技能报国”的一面,也让一度被社会普遍忽视的职业教育以崭新的样貌进入大众视野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创新”共出现55次,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方面面。其中第5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中,提及创新达21次。可以说,“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旋律、最强音。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蟠凤小学利用家长资源,在课后托管时间开设全国各地乡土文化小课堂。家长志愿者通过PPT介绍、手工制作、品尝特产等互动形式的教学,让学生们了解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图为苗族家长教学生们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糖画。
“林老师,祝您节日快乐!感谢您对我这6年的关心和帮助。”前不久,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北莉小学2021届毕业生陈小晶(化名)将用纸巾折叠成的一束玫瑰花,献给自己心爱的小学老师——林小恋。
★班主任队伍建设“新成长”之路
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中流砥柱,培养一支高素质班主任队伍是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上海市奉贤区积极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从机制、评价、平台3个方面发力,全面提升区域内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 培养有劳动情怀的新时代中学生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都把劳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在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协同育人、评价机制、课题引领5方面下功夫,走出了一条适合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之路。
★ 学校劳动教育从课堂开始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劳动教育被提上重要日程。作为城市小学,既缺少实践基地,又缺少劳动机会,如何有效落实劳动课的育人目标呢?笔者认为,同样可以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实现劳动课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 小蹦床“蹦”出体教融合新成果
2022年世界蹦床锦标赛在保加利亚索菲亚举行,由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曹云珠、范心怡与队友合作,代表中国队一举夺得世界蹦床锦标赛女子网上团体冠军。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对学生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就是家校合作的桥梁。班主任如何架起家校合作的桥梁?根据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直以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重庆工程职院”)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学校以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为契机,创造性地提出“行走的思政课”,把思政课课堂之路走活、网络之路走新、校园之路走实、社会之路走广、评教之路走准,实现了思政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增强了思政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打造了菁菁校园“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特色范本。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3年第12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