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让每个生命都精彩”。北京市广渠门中学(以下简称“广渠门中学”)教育集团立足“生命教育”,从源头上全面培育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从过程上精准干预学生各类心理问题,努力提升每一名学生的心理韧性,助力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应对成长路上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跑好人生这场马拉松。在不断完善校园生态系统的过程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稳步发展,更加突出立体构建、全员参与的心育模式,构建了特色化课程、专业引领、资源整合的综合体系,不断探索心育工作创新发展路径,形成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特色。
一是基于全员育人,提出以“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实施,同时也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育教学开展。目前,很多中小学没有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需要通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遴选和培养来实现突破,通过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责来推进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此同时,应注意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仅依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各学科教师的协同努力。通过学科教师的育人行为,不断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中注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元素,达到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效果。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除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之外,还应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以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行动计划》还明确,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这一目标,进一步疏通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实现全员育人、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路径。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第一小学校开展以“心向阳光·健康成长”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本次活动贴近学校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向学生讲授青春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加强对自我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健全他们的人格,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切切实实地解决同学们的一些困惑。
情感教育要融入课堂教学,因此建设“情感交往”型课堂就要重视教与学行为的情感交往和育人价值。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一直践行“情感教育”,努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爱是一段永恒的诺言
坐在十分简陋的出租屋里,赵娟捧着女儿的获奖证书,哭了。这些年,懂事的女儿没有辜负她的苦心,学习成绩在班里总是名列前茅。这一次,女儿的作文《心的呼唤》又获得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奖。
投壶、燕式平衡、抓石子……近日,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学生们正在体验传统体育小游戏。“我们每学期初设置体育运动小游戏,通过教师测评表量化、实地观测等形式,初步了解学生体育素养基础;学期中,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变化,制定个性化体育活动,为学生的体质健康护航。”校长刘爱芳说。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提出: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再次明确:学校要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把做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重要职责,每学期至少组织两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所谓家庭教育指导,就是指教师在家长对学生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的家庭教育过程中,根据出现的问题、家长的困惑和自身的需要,向家长提供服务和指导。
★ 故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承担着培育小学生以道德发展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养的任务。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运用故事教学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故事教学是紧抓学生心理的一个好抓手,是基于课程理论、学科背景和学生发展规律,以开展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思考和应用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进行讨论和深入学习,能够提高其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本文从故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入手进行阐述。
★ 紧抓“三个一”,家校共育有合力
“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在全面优化教育生态,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很难真正实现“双减”的目标。家庭教育也应做出相应的变革。因而,更新家长教育理念、转变家庭教育方式、形成家校育人合力,显得非常重要。
★ 思政教育一体化须用好“三个课堂”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需把握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特征、大中小各学段的认知特点和行为规律,确保大中小各学段思政教育各有所为、各尽其力,各有所获、各见其成,真正将思政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始终。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中职学校如何才能提升立德树人实效?江南职业学校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创新构建“喷灌、滴灌、渗灌”的“三灌浸润”育人新体系来回应。
★ 转变,看得见
——江苏省丰县欢口镇育英初级中学教育质量提升掠影
“这片场地刚刚修整完毕,有128平方米。下周一,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场隆重的表彰仪式。”说这话时,江苏省丰县欢口镇育英初级中学(以下简称“育英初中”)校长杨德东的脸上流露出抑制不住的喜悦。作为一所地处江苏省丰县最北端的农村初中,学校想要任何一点突破,都要付出百倍的努力。近两年来,育英初中人锚定目标,凝心聚力,扎实前行,逐渐改变着学校样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