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27期 总第125期
吴冠中水墨画《双燕》中,双飞的燕子低掠过黑色线条画就的屋檐,屋檐下白墙垂挂下来,倒映在明镜般的水面上。《双燕》的主体是江南水乡黑白世界的想象,黑色的门窗、黑色的飞檐,点缀在大片的白墙上,宁静的空间和飞动的燕子,组成了吴冠中魂牵梦绕的故乡场景。《双燕》完成于1981年的一次江南偶遇,在此前一年完成的素描写生《宁波水乡》(1980)中,与《双燕》中类似的建筑图案占据了整幅绘画的一半,另一半则是勾满了水波纹的村镇水道,倒映在水中的垂柳也变成无数弯曲的线,犹如梦幻中飞旋的印象。如果说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为我们留下了古典江南色彩旖旎的想象形式的话,那么吴冠中的江南黑白则以素雅之美重构了我们今天对江南的记忆。江南在吴冠中心中是对故乡的依恋;对普通人而言,江南是平铺的黑白,是宣纸上的墨色点染,是无限的美好在心中升腾飞旋。
据新加坡教育部官方网站报道 新加坡教育部日前在“终身学习”运动的基础上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旨在继续拓宽教育途径以培养多元化人才,帮助学生提升应对未来的能力,增强就业灵活性。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依托“科学城”“大学城”资源优势,与四川美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合作,构建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智慧美育”共同体。按照“小机构、大服务”原则,重庆高新区公共服务局协调区内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文旅与民政部门、镇街社区等单位,以数字赋能形成“智慧+美育”“智慧+部门”深度融合的新生态,逐步探索出破解传统美育“体系小弱散、信息散乱杂、资源不平衡”等弊端的新路径,为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提供了新方案。
我是一名一直在农村小学工作的语文教师,在接触新教育之前,对学生的阅读培养一直非常重视,但苦于没有章法,仅是一味强调学生要多读课外书,对书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缺乏指导。一切改变发生在学校加入新教育实验后,自此我开始有所行动,和同学们一起打扫教室、装扮教室,划分出“图书角”“阅读区”“采蜜园”“卫生角”“展示墙”“绿植角”,一间小小的教室在我们共同努力下变得更有生机活力,阅读氛围浓厚起来。其中,我们最满意的就是“阅读区”。在阅读区,阅读成为一种仪式。因为阅读,我和学生之间发生了很多故事。
★一根弦的吉他
录音棚里,小甄闭着双眼,专注地完成了班歌录制的最后一个转音。我走上前对他竖起大拇指,小甄羞涩地红了脸。这时,我才注意到,他那磨平了老茧的手指在不停地摩挲着的居然是那把斑驳掉漆、只剩一根弦的吉他,那把再也不能奏响的吉他。
男生小A是一名初中生,某天放学回家,他和家长聊起了“躺平”的话题。小A说,他有部分同学已经处于“躺平”状态了,他很羡慕这些同学,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反而过得轻松自在。家长听完小A的描述后心里十分着急,搬出了许多观点来说明“躺平”的坏处,试图说服小A放弃对“躺平”的向往,但小A也列举了许多理由来反驳家长,令家长“十分头疼”。双方多次沟通未果,家长担心“躺平”的想法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于是带着学生一起向心理老师求助。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要求。中高职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一个极其重要而有效的环节,肩负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各阶段纵向融通、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发挥着重大作用。
★ 山城教育 “五育融合”之路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是一座历史文化厚重的小山城。这里的孩子活泼、开朗、聪明、强壮。十几年的校长生涯,我一直怀揣“让小山城的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的信念,秉持“让每一个生命全面发展”的宗旨,在基础教育的热土上,从未停歇砥砺前行的脚步。2021年,当学生将首届全省海洋知识竞赛初中组冠军的奖杯捧回学校时,小山城轰动了——那一刻,我更加坚定了走“五育融合”之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
★ 以“服务”理念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史家小学地处有着“一条小胡同,半部近代史”之称的史家胡同。在历史渊源与现代办学特色的交融中,学校将“家国情怀”视为融入血液的文化基因。2015年,史家小学成立史家教育集团,形成集团化办学格局,提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和谐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这也成为史家小学家校社协同共育模式建立的底层逻辑。史家教育集团认为,“服务”应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基本品质、价值取向和关键能力,倡导学生从小学会服务、主动服务、热爱服务,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学校将“服务”作为育人的关键要素,提出了“服务中成长”的理念,以“服务”为桥梁连接学校、家庭和社会,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清灵的舞姿,余音绕梁的唱腔,戴着精美的戏曲头饰,手持水袖,身着传统川剧戏服的“小小读书郎”逐一亮相。这是重庆市璧山区中兴小学校(以下简称“中兴小学”)参加重庆市乡村少年宫现场展演的场景。
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厦门二中”)在文明校园创建过程中,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形成了“以美育促文明”的新时代校园文明创建经验。
培育德行之美 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厦门二中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抓好思政课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校还运用本校资源,开展“四史”教育,重视家庭教育,通过多措并举,培育学生的德行之美,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3年第27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