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28期 总第126期
一所美育特色学校,是一个温情的图书馆;一所美育特色学校,是一个艺术的展览馆;一所美育特色学校,是一个多维的童乐园;一所美育特色学校,是一个和谐的生态圈……
歌乐山下,汇泉水边,在重庆市融汇国际温泉城里就有这样一所以美立美、以美达人的美育特色学校——重庆市融汇沙坪坝小学(以下简称“融汇沙小”)。学校通过建立“嵌入式”图书馆、“全域性”展览厅和“多维度”童乐园,让独特的“嵌入式”场馆和立体的“融汇美育”课程助力学生学习,让“双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熠熠生辉。
近期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ChatGPT进入公众视野,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尤其是在教育领域。这只是数字化发展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不仅仅是技术赋能教育,更是颠覆与重构教育理念与模式、重塑教育生态系统的过程。
★ 和山区孩子一起成长
寒来暑往,27年如一日,以校为家,扎根教学第一线,27年的岁月悄无声息地在年复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溜走。
小时候的王自强,在村里,人们都叫他小强。村庄在秦岭腹地的山里,那里山高路陡,出门就爬坡。学校在村子西边的山坳里,上学要上梁翻沟走过弯弯曲曲的山路,极不方便。春夏秋冬,风霜雨雪都是如此。
升旗仪式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升旗仪式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套路化、模式化、形式化的局面,变得缺乏吸引力,影响其真正效应的传导。如何发挥升旗仪式的引领作用,使它的形式和内容更适合学生,更能吸引学生、感召学生,我们进行了一些创新与尝试。
★ 拓展地方高师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功能
乡村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奠基性工程。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乡村教育振兴,在推动教育深度融入乡村新发展中收到了可观成效。但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育问题仍需要一定时间,也需要动员更多社会要素参与,以此规避教育振兴规划落实进入平台期甚至是瓶颈期的风险。地方高师院校为基础教育发展提供了智力和人才支持,常被喻为某一区域教师的“摇篮”,是乡村教育振兴中不容忽视的关键性要素。作为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动机和助推器,地方高师院校应在政策条件下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拓展服务乡村教育振兴的功能。
★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而音乐则是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该学科属于人文艺术学科,该学科在建立核心素养方面要结合知识、审美教育,着重培养当代小学生人文艺术与审美情操。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理解音乐教学导向,试着推动学科教学改革,健全课程教学机制。
上课铃一响,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司竹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司竹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张美玲走进了四年级(1)班教室。她掏出几个神秘的小纸包,问:“大家猜猜我拿的是什么?”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七嘴八舌,但都不得其解。张美玲把纸包交给几个小组长:“以小组为单位,打开看看。”学生们剥开层层叠叠的纸包,一阵高过一阵的惊呼传来,纸包里是一个个动植物琥珀。“今天,咱们来学习第5课。”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题目——《琥珀》。
学校未来发展的关键靠什么?在与齐鲁名校长张绪儒一番交流后,我们找到了答案。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长清大学城实验学校”)能够在短短5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一所新建校跻身区域重点校,成为一所品牌校、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靠的不是光鲜亮丽的大楼,也非齐全成熟的设施,而是无形前瞻的教育理念。不可否认,学校是物质维度的社会组织,但其本质却要关注人的精神成长,自然要将思想引领摆在首要位置。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3年第28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