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33期 总第131期
新时代呼唤新发展,新征程展现新作为。
近年来,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大足职教中心”)秉持“惟精惟善·至智至诚”的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产教融合为抓手,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推动办学质量提档升级,不断开创“双优”建设新局面,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交出沉甸甸的答卷。
★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 奋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所作的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职业教育战线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家风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是家庭成员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传统美德。多年来,山东省德州市新湖北路小学专注家校共育中的家风家训建设,秉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核心理念,将其紧紧与学校办学目标、校风校训、学生培养目标相结合,不断涵养学生心灵、厚植爱国情怀。
★课间十分 健康万分
虽然“课间10分钟”的时间很短暂,但它却可以反映出学生真正的生活状态。这个短暂的时刻,可以展现学生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学习状态、性格特征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优化“课间10分钟”的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采取一系列资源整合措施,如加强学生的课间体育锻炼,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等等。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中学一直在进行“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何要培养学生领导力?简单来说是为了响应“三个呼唤”。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新时代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学校德育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育化倾向,一些学校把德育等同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智育学习,仅仅完成道德知识、道德规范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身心投入、情绪体验,使得德育遭遇“离身”之困,导致德育效果不彰。因此,新时代德育要突破离身困局,实现具身化转向。
★ 多主体视角建构沉浸式思政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前,思政课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提升课堂沉浸度和吸引力,增强师生参与度与获得感。思想政治工作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笔者以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从教师、学生、朋辈等多主体出发,探讨沉浸式思政课的建构逻辑与路径。
★ 学校品牌建设的内在推动力是文化
品牌建设是学校的一项重大工程。优质的学校品牌既是学校办学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校办学成就的形象化展示,对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作用巨大。
职以技成,业由才广。近年来,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提质培优,以建设现代公共服务与管理学院为突破点,以“三位一体”为着力点,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寻出路、拓新路、谋远路。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3年第33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