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3年第34期 总第132期
同事说:
“芳芳是离学生最近的老师,她了解学生,学生也信任她。”
学生说:
“她把晦涩难懂的知识点融进一个个小案例,让我们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消化理解。”
儿子说:
“妈妈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愿望,哪怕只是一秒,哪怕只能和我一起读一会儿英语,那也是无比珍贵的,下一世我还是您儿。”
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生态系统,也是最容易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的环境。学校和家庭之间应密切配合,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孩子心理危机的发生。
★班主任工作中的七个避免
班主任是学生知识上的导师,思想上的路标,品德上的楷模,心灵上的医生。班务工作也是学校工作的核心,肩负着教育教学的双重使命,干好班主任工作,有利于沟通师生感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言行,引导其健康成长;有利于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相长。在多年的班主任实践中,我认为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避免7种情况的发生。
近年来,江苏省海门中学一直在进行“学生领导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为何要培养学生领导力?简单来说是为了响应“三个呼唤”。
西瓜了,西瓜便宜卖了……
天气越来越热,小区门口便有了一个西瓜摊。一个男孩儿,皮肤晒得黝黑,西瓜一样圆的脑瓜上,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滴溜儿转。只要看到有人经过,他就扯开嗓子吆喝。小区里的人都叫他西瓜男孩儿,也都买过他的西瓜。
★ 由“食”到“识”
——学校开掘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探索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它的一切资源都是教育教学的载体。因而,“食”于学校而言,也不单单是学生健康成长的生存需要,更是一种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丰富元素的融合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把“食”作为对孩子生命成长、发展的教育点,往往就能以食育德、以食启智、以食健体、以食强美、以食促劳……在有滋有味的生活中培养时代新人。
★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对落实“双减”政策的启示
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摒弃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内容丰富,具有全面性和生活性特征,在以人为本、改变传统作业观、回归教育本质等方面给落实“双减”政策带来一定启示。
★ “四维”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建设
重庆邮电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探索“四维”建设路径,着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了教学有特色、课程有示范、教师有风格的课程思政新局面。
对于教育未来的预测,教育史上有过诸多讨论,其中也包括学校消亡论。20世纪持此类观点的学者认识的角度多有不同,但对学校存在的合理性以及问题的批判,对我们还是有不少的启发。21世纪以来,关于学校消亡的观点再一次被人提起并引发一定的讨论,特别是最近被大家广泛关注的ChatGPT的出现,更是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当知识的获取方式越来越多元的时候,当教师传授知识的功能可以被其他方式取代的时候,学校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德育报·阳光周刊》2024年发行征订工作开始啦
重庆德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在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的支持参与下成立的一家旨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学校服务的智慧型企业。
重庆德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除承接重庆市政府、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的政府购买服务及项目委托外,还积极拓展项目的多元化,开展出版物零售、文艺创作、院校校史编辑、图文设计制作、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组织会议展览、社会经济咨询、学校教育教学检测和第三方评价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用户及院校、政府的肯定。
欢迎订阅2024年《德育报·阳光周刊》《德育报·阳光周刊》秉承“荟萃创新资讯,弘扬思政典范,分享育人智慧,引领师生成长”的办报理念,以“办有温度、有力度、有深度的阳光教育”为办报宗旨,以四大板块栏目致力于立德树人,创新引领学校德育主流媒体专业周刊的出版,扬思政信念之旗,铸中华美德之魂,树德育楷模标杆,弘师德师风正气。将《德育报·阳光周刊》打造成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亲和力、影响力、正能量的全国德育工作主流媒体,努力成为教育创新、师生成长的高光平台。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3年第34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