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期 总第153期
发表时间:2024-02-27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期  总第153期



01

 阳光报道


★  浙江省绍兴市第 一中学在创新发展中丰富学校特色发展内涵


浙江省绍兴市第 一中学(以下简称“绍兴一中”)是一所坐落在千年古城绍兴的百年老校。近年来,学校基于自身办学传统的传承,通过创新发展和特色发展,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本质特征,在新的时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  科技教育引领明远学子创新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多年来,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工作,从统筹规划、完善机制、科学管理入手,扎实有效地开展科技教育工作,为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2

 师生成长 


★  燃一束光,擦亮每一颗星辰


从教34年来,仰望先贤的项背,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像一株芒草,坚韧地生长着。     



★  陶行知的“求真”与“做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经典名言。意思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在于:教学生做人,教学生追求真理;教师要求真,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要把学生培养成真善美的人。



★  中华美德故事  荀灌突围请救兵


荀灌是西晋时期一位智勇双全的女英雄。荀灌的父亲荀崧曾任东晋平南将军,长期带兵打仗。荀灌从小跟随父亲练习武艺,到13岁时,功夫已经相当高超,寻常士兵根本不是她的对手。荀菘为人正直,任襄阳太守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但是也得罪了一些人,其中就包括他的部下杜曾。杜曾表面上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私底下一直秘密联络贼人,网罗到上万贼兵,率领他们突然包围襄阳。



03

 探索创新 


★  运用革命文物加强青年思政教育的三个原则


青年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薪火相传的接班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而革命文物作为党百年光辉历程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革命精神和理想信念。在新时代,全方位发挥革命文物对青年的思政教育功能,对引领好、塑造好、培养好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  思政教育需要“有趣的故事”


创新德育工作,强化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只有打动学生的内心,才能将其培养成优秀人才。



★  融合创生:变革学校育人方式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新华学校以融创教育思想引领,推动“融合创生,整体发展”教育思想落地生根,系统展开从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到治理模式、评价系统的整体变革,并以高水平开放办学的方式推动多元跨界、融合育人,扩展学校教育边界,抵近教育本质,创造充满活力与个性的现代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



★  芬兰:多举措助力幼升小平稳过渡


教育是芬兰的一张名片。早在2015—2016年,芬兰与其他8个国家一起参与了经合组织的相关研究。2017年,芬兰教育与文化部发布了芬兰经验的研究报告——《芬兰幼儿教育向初等教育过渡的政策和实践国家说明》。随着研究报告的发布,芬兰幼小衔接经验被全球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研究和推崇。作为芬兰教育的亲历者,笔者认为芬兰幼小衔接的成功精髓在于激发了学生上学的兴趣,让学生期待上学。



04

 教育观察 


 ★  向上生长,逐光前行


到2024年,我就整整从事学前教育工作30年了。回顾近30年的历程,几乎每几年就会发生一次变化,从老师、教研干事、分园园长、总园副园长、园长到大学老师,其中感受特别深的是每一个身份发生变化的阶段都是我成长蜕变的关键节点。经历了人生酸甜苦辣,经历了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颓丧,但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未来我还将坚定地前行在学前教育的从教路上。



 ★  创新实践显特色  “五育”并举培英才


四川省成都市城厢中学校(以下简称“城中”)隶属于成实外教育集团,是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创办于1927年,原址为绣川书院。历经90余年办学,学校凝练出“追求真善美,培养有教养的人,让每一个家庭的子女都成功”的办学理念,以“文武皆道、绣水书声”为办学特色,成为成都市青白江区一所人文底蕴深厚、办学品质优良、艺体特色鲜明的高中学校。




  报纸版面  



微信图片_20240227112140.png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4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期 总第151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5期 总第154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