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8期 总第157期
发表时间:2024-03-05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8期 总第157期



01

 阳光报道


★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中心小学组建校园足球队  “踢”出乡村学子的广阔未来


“好球!压上去!”“传身后!走边路!”……2023年12月14日下午,在群山环抱的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纳溪区打古镇中心小学”)八人制标准足球场上,学生们穿着球鞋和球衣举行了一场“迷你对抗赛”,绿茵场围观的男孩女孩不时发出热烈的呐喊助威声,大山里回荡着欢乐。



★ 在赓续红色血脉中推进文化强校


继承弘扬红色校史文化,既是文化强校的有益探索,也是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引领下,涵养青少年学生家国情怀的现实需要。然而现实中,不少有此类红色文化积淀的学校却存在挖掘不深、创新乏力、应用不广的问题,难以发挥对学生启智润心、培根铸魂的应有作用。山东省济南艺术学校积极探索红色校史文化的育人功能,面向师生构建了以“正谊文化”为核心、“环境浸润、课程延伸、作品感悟”为内容的红色校史文化教育模式,突出先进文化的价值导向,引领师生聚焦学校未来发展。



★ 爱国重于行 报国立于魂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重庆市云阳县彭咏梧小学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扩大爱国主义教育思想影响,发挥红色故土、资政育人的主体功能,在云阳县人民法院政治部、团支部的支持配合下,组织宣传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法”颁布实施专项行动。



02

 师生成长 


★ 学从问中来


历史很厚重,教科书很薄。历史时空广大,课堂时空有限。知识与概念累积于外,能力与素养深藏其间。若以知识立意,就讲课而言,历史容易教。若以能力和素养立意,用学生反馈和考试成绩衡量,教好又很难。如何实现从“难教”到“教好”的路径突破?就我的从教经历以及对同行观察而言,在常规的专业和教育坚守中,需要持续地“三问”:向书本追问、让学生发问和向内心叩问。一言以蔽之,学从问中来。



★ 那年秋天,梅花香


我是在那年秋天作为支教老师来到那所村小学的。

读书的场所是村委会给腾出来的几个办公间,七八十个孩子坐在几间屋子里,他们是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部学生。



★ 在路上


有一种鸟,非梧桐不栖,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有一种人,不慕名利,不图显贵,甘于奉献,乐守清贫,这就是干着天底下光辉职业的教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么执着的话语,教师不就是本着这份执着,在有限的生命中谱写生命的华章吗?每天清晨迎着:“老师,早上好!”走进书声琅琅的校园,每个夜晚伴着:“老师,再见!”结束这充实的一天。



03

 探索创新 


★ 改革创新推进思政教育“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统筹育人过程、回归立德树人本位的应有之义,是适应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



★ 在“大思政课”中认识可爱中国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并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为进一步办好思政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



★ 让家校发展趋向美好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家校矛盾正在逐渐升级,家长对学校、教师一点不满便开始频繁举报,老师束手束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出现了漏洞,导致学生的教育也大打折扣。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教育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如何使学校与家庭这两大教育支柱坚定而挺立,让教育朝向美好方向发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建议充分挖掘课堂资源库潜力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官方网站报道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日前发布了《挖掘课堂资源库的潜力》报告,为学校和教师如何规划、设计、开发和使用课堂资源库提供指导。



04

 教育观察 


★ 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实验小学 落实“五个立足”践行以美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把学校美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推动学校艺术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 解决现实问题 促进家校共育


为加强家校融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第二中学积极创新共育体系,重视家校沟通,想办法给学生家庭提供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搭建起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努力实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 聚成一束光 绘就同心圆


思政教育事关学生理想信念,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学生筑梦未来。苏州市胥江实验中学校依托学段贯通,始而立足单学科思政资源,继而探索跨学科思政教育,终而超学科链接社会生活、多元实践,旨在融合无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走向纵深。



  报纸版面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8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7期 总第156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9期 总第158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