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2期 总第161期
★ 数字化赋能科学教育——“小问号”引爆儿童的好奇与创想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生而好学,可是随着学习时间的延续,一部分孩子会厌烦学校生活。孩子生而好奇,但好奇和创想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并没有正相关。究其原因:一是伴随学习内容的增加,属于孩子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被挤占,“被动支配”的学习现状逐渐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二是教育给予孩子好奇与创想的支持普遍缺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从六个维度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是广大教师必须遵循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思政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抱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特别是在理想信念、躬耕态度、弘道追求等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活动。在这次主题活动中,教师们不仅为学生们普及了用电安全知识,还详细讲解了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基本的救护包扎技巧。
★ 愿做学生的点灯人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1994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江苏省溧水县洪蓝中学任教,不觉间踏上讲台已30个春秋。2001年,我被调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并于2003年起担任班主任工作。20余年来,无数个睡意朦胧的清晨和披星戴月的夜晚定义着教书育人的日子,一届届学生带着稚嫩闯进我的生命,而后又羽翼丰满地飞向更高远的天空,我们相互成就,共同丰富和璀璨着生命的星空。
★尽最大的努力 做最好的自己
因工作需要,走进地处海拔950米的重庆市开州区大进镇关坪小学,被教室外栏杆上的一幅标语“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所吸引,这是全校师生的工作理念。这一工作理念,不仅该校需要,其他任何学校甚至是不同系统的不同单位,也是可践行的。要尽最大的努力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要做最好的自己需尽最大的努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让这一理念有效地落地,如下“六同”可以一试。
★ 千里江山万里海
千里江山万里海,这是一幅壮美的画卷,也展现了中华民族辽阔的疆域和博大的胸怀。在这里,我们能看见万里长城的雄伟,可以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美,可以领略到大漠戈壁的壮美。这里,有古老的文明,也有青春的活力;既有传统的韵味,也有创新的气息。正是这千里山万里海,构成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瑰丽画卷。
如果说商人以利益为业,学者以学术为业,那么,教师以什么为业?
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以道德为业。
教育在本质上是道德的,离开道德就没有教育,缺乏师德就不是教师。如果教育有很多尺度可以考量,那么,道德的尺度将会是最权威的度量衡;如果说教师职业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那么,高尚师德就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教师专业的不可替代性。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知识的传授使受教育者能明辨善恶,陶冶意志,养成去恶从善的品德。他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古往今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丰富精神世界、良善人文情怀的人,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的期待和实践。
★ 成功的教学活动从备课开始
备课作为教师课前的重要准备工作,体现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理解教材内涵,深入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科学选择教学方法,并精心策划教学流程。
★ 拓展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传下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儿童在3~6岁的学习发展中,会通过周边环境和文化教育形成对这个世界的基本认知和感受,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机关幼儿园尝试从园本文化建设出发,创设以“正、趣、美”为特点的环境,设置传统文化主题性功能空间,在对古蜀文化、瞿上文化、槐轩文化等地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开设了独具魅力的拓展课程,主要包括民间游戏、民间艺术和民俗节日,在真实的场景和活动中,让幼儿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浸润在传统文化氛围中快乐成长。
加强劳动教育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手脑并用、知行结合,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近年来在中小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各地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如何更为有效地开展此类教育,使之发挥良好的育人作用,成为很多教育者思考的命题。本文作者深入研究西方“服务—学习”理论,结合学校相关实践,提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也应高度重视“实施程序”,重视为学生提供完成任务的具体程序、步骤、方式方法等,使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 回归教育本源 做更好的自己——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第一小学以教育改革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巍巍五华山,滔滔琴江河,风劲潮涌催征帆。
悠悠八十载,漫漫杏坛路,改革破局赋生机。
“改革”一词,对于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而言,是推动实施山区教育“振兴三年行动”的核心密码,对于广东省五华县第一小学(以下简称“一小”)来说,也是这所已走过80余载岁月、渐渐在一成不变的模式中褪去光环、动能不足的“老学校”走出困境的重要引擎。2019年,在五华县高举改革大旗推动教育振兴的浪潮中,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校师生以新思路破难题、育新机、促提升,奏响了学校价值重塑、信心回升的改革“四部曲”。
★ “一校多品”推动体教融合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近年来积极探索“双减”和“五育并举”背景下的体教融合模式,通过构建“健体育魂,全面发展”的体教融合育人模式,将体育精神融入学生血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篮球特色示范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称号。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12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