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7期 总第166期
★ 以“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引擎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党委“精善”党建谱新篇
大足职教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新《职教法》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作风、更优的状态,与时俱进,全力推进“精善”党建品牌建设,奋力打造有辨识度和现代化引领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
大足职教育中心党委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紧扣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的目标开展党建工作,遵循“强化党建工作、丰富内涵发展、提升育人质量、彰显办学特色”的工作思路,做细党建工作模式,做实“三型”党组织建设,做靓“精善”党建品牌,融合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引导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职业人才。
★ 张弛有度,培养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
培养创新拔尖人才是许多四星级高中最为重视的工作。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最终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深造机会,这是学校的责任,也关系到学校的评价和声誉。如今各校都高度重视学生的培养工作,全力为他们营造最好的成长环境。笔者以为,培养优秀学生不可急功近利,要勇于打破应试教育的桎梏,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 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
教育部2023年12月20日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中要求“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实现提升审美素养”。班级文化对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基于审美素养培养的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机会,丰富学生的审美认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素养。
★ 做您那样的老师
说起选择当老师,我要感谢我初中的班主任周丽娟老师。她是上海人,个子不高,皮肤白皙,剪了短发,戴着一副黑边眼镜,显得特别精神,走起路来脚下仿佛踩着弹簧,一阵风似的。我们这些调皮的学生没有不怕她的,但又打心眼里爱戴她,就连家长都对她心存敬畏。
在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场域与德育体系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约束者与管理者的角色,以至于随着学生年岁增长、自我意识觉醒,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与地位下降,与学生的关系陷入僵化甚至敌对。
如何打破这一局面?笔者认为,只有引入正面管教理论,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校园突发事件的解决。
★ 以八大行动树师德新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落实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创新实践概述
师德师风建设一直是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特别是近年来,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不断完善,机制和保障手段不断加强,促进了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作为首批全国优秀师德建设实践与创新基地学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指示精神,针对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要求和规范,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探索,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八大主题实践行动。
★ 行胜于言
人生旅程行思言,三者统一更完善。认知内化与外包,大小出入见深浅。人工智能马不停蹄的时代,我们以什么样的百分比浓度来混合认知、语言、思维和行动,看似分层分类实则相对模糊而又需要适时选择的人生课题。研究表明,认知的背后是价值,因价值认同而行动,进而认同身份,产生驱动力。同时,因为行动,又不断增强认知。从品德和语言与行动的关系而论,行动具有压倒性优势,显得毋庸置疑。
★ 立德千帆竞 树人百花开——贵州财经职业学院思政育人春风化雨
一分钟能做什么?
“我国能生产10辆新能源汽车,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可行驶5833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被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用户访问超7000万次……”
3月13日,在贵州财经职业学院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上,院党委书记谭征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和财经院校特点,以“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坚定‘四个自信’”为题,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 “绿手指·亲诵读”,打造别样成长空间——浙江省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的语言文字特色育人之路
清晨,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的校园里处处绿意盎然:阳光下,花木扶疏,绿草摇曳;晨风中,一个个“香娃”自信快乐地诵读着经典诗文,琅琅书声萦绕于耳……
“汉语言传承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人类社会的艺术瑰宝,更是育人的法宝!”义乌市香山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贾剑峰谈起学校的“绿手指·亲诵读”特色育人工作,如数家珍。作为国家级绿色学校,香山小学教育集团历来重视语言文字教育,是义乌市首批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金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浙江省“一校一特色”语言文字特色学校。学校在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立足中华经典文化,精心打造“绿手指·亲诵读”品牌,以书怡情,以诵咏志,以文化人,走出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17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