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 总第167期
发表时间:2024-06-14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  总第167期



01

 阳光报道


★  学英雄,践行动,做爱国主义接班人——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举办“英雄团长”祁发宝校园主题报告会


2024年4月16日下午,这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天空下着大雨,大风吹起冰冷的雨滴飞溅在大家身上,人群中高大威武的身影出现在所有人的视线中,他就是备受师生崇敬的、日夜期盼的“英雄团长”祁发宝。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校长龚青铧、廖伟及领导嘉宾迎上前与“英雄团长”祁发宝一一握手,大家双目对视,握着的手久久不肯松开。雨水、泪水交织在一起,让大家的心顿时沸腾起来,同学们为祁发宝叔叔系上红领巾,献上鲜花,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走进学校蓝田讲堂。

走进讲堂,师生们自发地站起来,鼓掌声、欢呼声久久不息。一时间,蓝田讲堂如同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激动、兴奋的神情洋溢在一张张青春的笑脸上。



02

 师生成长 


★  行思结合,传承客家文化


“蜿蜒九曲河,悠悠客家情……”客家文化积淀深厚,素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在今天,客家人主要生活在赣、闽、粤的交界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的方言和文化体系。定南县是客家人的聚居地之一,全县有九成人口是客家人。为带领土生土长的客家娃领略、传承客家文化,感受客家情,江西省定南县第三小学组织客家文化项目组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客家人的烟火世界,探寻客家人的“前世今生”。



激发教师教研热情的三个“点”


经常看到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不愿参加教研?”大多语境下,一线教师教研热情不高,无论是作为“主角”上讲台,还是当“观众”台下观课,似乎不情不愿,有的还有抗拒情绪,教研正沦入“鸡肋式”困境。



★  “五美星章”诞生记


在一次与学生的课间轻松交谈中,国晴(化名)同学赠予我一枚精致的教师激励印章,她提到这是在文具店以0.5元的价格购买的。出于好奇,我在纸上试用了一下这枚印章,只见大红色的印迹中呈现出一个可爱的形象——佩奇猪妈妈,其头顶还印有“赞一个”的字样。这一独特的设计既活泼又富有创意。



03

 探索创新 


★  于历史情境中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历史是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系统、深刻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形成发展过程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领悟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



★   重庆市巫山中学让“行走的思政课”摸得着,能体验


近年来,重庆市巫山中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全校资源,挖掘本土资源,整合教研资源,用好课程资源,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思政实践、思政文化、思政队伍、思政阵地六大点精准发力,不断增强思政育人成效,鼓励青年学子更积极、主动、自信地把青春根脉深扎在家乡热土之上、把青春华章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   德才兼备四时春


教育培育人才,组织管理人才,社会使用人才,机构挖掘人才,绩效评价人才。人才成团成链现象及其效用,昭示我们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竹林七贤、初唐四杰、建安七子、唐宋八大家、苏门四学子、民国先生群像、哥本哈根学派,至今回望,追慕依然。灿若群星的名流大师,才华横溢自不待言,这种现象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和奥妙呢?



04

 教育观察 


★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三文”育人  开辟教改新路径


作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杭高”)传承百年文化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基于自身校情学情,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过程中创设真实情境、创造真实项目、创新学科融通,建构并完善了人文、水文、天文“三文”课程育人路径,在丰富自身课程体系、探究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促进育人方式转变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  三个体系与高中多样化发展


当下,越来越多的普通高中着力推进组织变革,到底哪些因子会决定学校的转型呢?经过大量实践,我们感觉到有三个要素:以学生成长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保障学生中心的治理体系、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这三个因子的变化往往会形成一个学校样态的新函数。



  报纸版面  



欢迎阅读  《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  总第167期--二维码.png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4年第17期 总第166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4年第19期 总第168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