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4年第19期 总第168期
发表时间:2024-06-26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9期 总第168期



01

 阳光报道


★ 重庆市云阳县实施“五心共育” 打造思政教育一体化新样态


重庆市云阳县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渝地区教育强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实施“五高”新路径,缪力同心,砥砺奋进,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重庆市云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坚持课内外、校内外同向发力,推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活起来”带动思政课“火起来”,以强化学生“忠心、诚心、信心、匠心、爱心”教育为载体,分学段设置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路径,将抽象的政治理论具象为“五心共育”大思政课,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区域思政课育人质量显著提升。成功入选首批重庆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五心共育”大思政课案例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宣传报道。



★ 用科学的方式落实科学教育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有组织地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深化改革。《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科学素养提升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布局战略要求,针对讲得多、做得少,学生对科学技术缺乏内在兴趣等问题,深化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02

 师生成长 


★ 巡课——诗意的教育漫步


作为校长,巡课已然成为我的教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为我的一种优雅而诗意的教育行走。

巡课是一种自由的漫步,没有速度和节奏的控制,没有具体的方向和路线,也没有明确的任务指向,每天的次数可多可少,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可以没有。从我做校长那天起,我每天总有若干次的自由式巡课。我把巡课当成了教育漫步,这时可以找到教育的契机和灵感,可以近距离地亲近教师,观察学生,感受课堂,思索教育。



★ 教育是一场爱与责任的坚守


作为一名教师,闲暇之余,我时常问自己:要做一名好老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从教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些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有“大爱”之心。庄子说:“大音希声,大爱无痕。”我们的爱,就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大爱”。



★ 倾心守护 破茧成蝶——我的班级管理故事


“聚天下英才而育之,乃人生之幸事”,在漫长而又短暂的管理育人过程中,我有幸与一届又一届高中学子同行,与一个又一个青春的面庞同向,近距离感受他们的天真可爱,多维度为他们的花季护航。时至今日,每当有人问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事例,往昔的一幕幕便迅速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 家乡的味道


说到香甜,有人会想起商店橱窗里的美味糖果,有人会想起来自父母嘘寒问暖的日常关爱,还有人会想起快乐美好的童年生活,而我总会想起广西老家那美得让人沉醉的香甜。

我的老家在广西,既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令我魂牵梦绕的家乡。三岁起就在深圳上幼儿园了,但家乡的香与甜时常在我梦中出现。



03

 探索创新 


★ 探索建设湖湘红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红色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其形成过程中,众多区域红色文化因所处地域和历史时期不同,既有共性,也有特色内涵。各地方高校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挖掘所在区域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探索建设区域红色文化育人长效机制。



★ “智慧”引领,“温暖”呵护——内蒙古准格尔旗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对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进行全新注解。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教育体育局(以下简称“准格尔旗教体局”)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内涵,结合准格尔旗实际现状,积极探索以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为基座,以“智慧种子教师培养工程”为动力源,以“温暖教育”品牌建设为目标,扎实推动教育家精神落地生根,不断促进准格尔旗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



★ 爱国主义是德育的核心


我国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衍生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化的内涵,更是一种民族信仰。在长久的发展阶段,为将这些富有民族情怀的思想内涵根植于每名学生心中,教师一次次创新、一次次发展、一次次思考、一次次传承,就是希望在每次教学中让他们认识到祖国的伟大,感受到那份积淀千年的文化内涵。



★ 教育中的新质生产力有“五新”“三质”


“新质生产力”是近期大家都在谈论的热词。作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新质生产力在众多领域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引擎。在基础教育领域,新质生产力在“新”和“质”上,为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指向。

教育中的新质生产力的“五新”包括目标新、理念新、领域新、方法新、评价新。



04

 教育观察 


★ 贵州健康职业学院 打造特色思政品牌  着力培育时代新人


春日里,贵州健康职业学院里阳光遍布,轻风吹拂,“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的牌子格外醒目耀眼。入学新生、新进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先到这个基地来上好“思政第一课”,接受教育,筑牢信念基石。这成为贵州健康职业学院师生的“必修课”,也是贵州健康职业学院特色思政育人的重要环节。



★ 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泊子小学 传统文化浸润校园  创新融合滋养师生


在齐鲁文化交汇地,坐落着一所学养深厚的小学——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固堤街道泊子小学(以下简称“泊子小学”),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壮大,如今已成为当地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学校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独具特色的“植根经典土壤,浸润幸福人生”理念指导下,始终把国学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把建设书香校园作为学校发展的长远目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主干内容,在全体师生孜孜不倦的实践求索中,打造特色国学校园体系,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纸版面  



0b19366bf29ed7aca87d9896cc297aaf_640_wx_fmt=png&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19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18期 总第167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20期 总第169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