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2期 总第181期
发表时间:2024-09-04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2期 总第181期



01

 阳光报道


★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小学 探索地方特色文化 让每名学生绽放精彩


近年来,脐橙作为重庆市奉节县的特色逐步走向世界,在“教育即生长”理论启示下,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小学(以下简称“永安小学”)贯彻“永不止步,安而行之”及“生本、生长、生动”教学理念,以“让每名学生绽放精彩”为办学理念,打造了以“脐橙文化”为基础的特色育人文化,得到了社会、家长和学子的广泛认可。



★ 重机制,抓好师德师风建设


教育部召开的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深入探讨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与新使命,强调要重视长效机制建设,切实将师德师风建设抓紧抓好。



★ 四川省通江县涪阳中学  “大家访”点亮学生家长微心愿


“截至今天,我们实现了2100余名学生家访全覆盖。”在四川省通江县涪阳中学2024年春季学期“大家访”活动总结会上,政教处主任王波表示,“我们不仅通过家访宣传了教育政策,促进了家校交流,更重要的是采集并帮助学生、家长实现了200余条微心愿。”

了解家长、学生的诉求,帮他们实现微心愿,是这次涪阳中学持续一月余家访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02

 师生成长 


★ 班主任应成为家校沟通的行家里手


不少教师和学生家长打交道时有点紧张。有的年轻教师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和家长交流。学校召开家长会时,教师该和家长谈什么、怎么谈、遇到家长提出难以回答的问题该怎么办?如果教师缺乏经验、对学生基本情况把握不准,家长会往往就容易流于形式,有时候甚至造成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效果。教师要面对的家长来自社会各个层面,他们的个性、文化水平、教育观念也各不相同,这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沟通能力确实是非常大的考验。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担任班主任的思考和经验,向各位同行提出6条建议。



★ 在“最美校园”,遇见美好人生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以下简称“海州实验中学”)肇始于1802年海州知州唐仲冕创建的石室书院。海州实验中学师生学习、生活的“海实园”环境优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被誉为港城“教育之根”“最美校园”。每次驻足校园,我都会禁不住思考,作为教师,我们在这样美丽的校园,应该如何用美浸润每位孩子的心灵,从而让他们“各美其美”,实现“美美与共”。经过一番思考和实践,我决定带领全体师生从“心”出发,让他们在享受身心成长的同时,一起努力去做一件让世界更美丽的事。



★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音乐


音乐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而培养这项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音乐实践。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与音乐学习中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小学音乐教学要有机融入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03

思政园地


★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国家教育政策转化落地,结合区域实际,加强理论研究与本土化实践,创建“德育实践活动课”和“道德情景剧”等品牌活动,重点从四个方面探索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从小养成好习惯,长大成就好人生!



★ 构建培根铸魂的“润心”小讲堂


“今天,我给大家讲讲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我今天要带领大家一起领略大诗人杜甫的风采!”“同学们,你们知道关于‘年’的来历吗?……”下午课前5分钟,“润心”小讲堂开讲啦,孩子们激情演讲,老师只从旁点拨,中午的疲惫一扫而光。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学校打造学生“润心”小讲堂,由学生轮流宣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力争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孩子们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生共长。



★ 人生在思政课的舞台上闪光——记陕西省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教学能手王艳


2010年大学毕业后,王艳成为一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开始了思政教学生涯。14年间,王艳一直坚守在思政课教学一线,先后带过8届初三毕业班,还担任过班主任,现任陕西省神木市第十一中学(以下简称“十一中”)初中部文综组学科组长。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她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将教学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不断提炼、总结,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成为学校思政课教学的一张“金名片”!   



★ 用艺术之美点亮思政之光


在大思政背景下,把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融合,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是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使命。美术教师要以美术核心素养为导向,涵育学科素养的同时,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以育人为根本,以美润德,让美育与思政教育的内涵都得以丰富和延伸。



04

 教育创新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开启学校特色化培育模式“一校一品”拓展区域教育新格局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现有中小学幼儿园219所,在校学生15.99万人,办学规模居成都市五城区第一。区域拥有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文资源,基础教育规模大、样态多。金牛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融合创新、社区教育试点示范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创新区域性推进策略、特色化培育模式、全周期评价机制,探索“一校一品”特色发展路径,着力建设“家门口的好学校”。目前,区域呈现出“点上名校品牌增量提质、线上‘五育’融合精彩纷呈、面上示范项目多点开花”的新局面,切实增强了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 打造“美好教育”,培养有根时代新人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围绕“怎么谋‘五育’、怎么抓‘五育’、怎么保‘五育’”等核心问题,在理念引领、顶层设计、把握关键等方面强化措施,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打造“美好教育”,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报纸版面  





欢迎阅读《德育报 ? 阳光周刊》电子版2024年第32期  总第181期--二维码.png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32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1期 总第180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3期 总第182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