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4期 总第183期
★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以改革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青山含黛、碧水凝烟,这样如诗如画的环境中坐落着重庆市丰都县职教中心(以下简称“丰都职教”)。数十载沉淀发展,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双优”项目建设学校等殊荣。
新时代潮流奔涌向前,新机遇挑战催人奋进。
“丰都职教渴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丰都职教党总支书记、校长熊天生说。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有关要求,建立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全体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
★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如何保障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近年来,教育系统加强工作部署,带动全社会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巩固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促进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作为小学校长,笔者想从学校办学实践的角度,探讨一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障问题。
★ 教师破解职业倦怠“四密码”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将知识的传授视为终极目的,却在教学进程中忽视了必要的“方式”与“方法”,对熟悉的工作环境和重复的工作内容失去了激情和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单调乏味可能演变为职业倦怠,甚至引发教师的彷徨、抱怨和委屈。教师这一职业本是关乎学生的精神成长,需要教师找到破解职业倦怠的“密码”,点燃对教学的热情,以全新的视角和激情面对每一天的工作。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个生命都需要被尊重。‘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精神培育精神’,做那一棵会摇动的树,做那一朵会推动的云,做那一个善于唤醒的教育者。教师要能够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无差别地信任每一位学生。我们教的是一个个学生,影响的是一个个家庭。我们要为每一个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做孩子们心目中的好老师。”这是山东济南市新苑小学(以下简称“新苑小学”)校长董茜的教育信念,这是她对老师们的要求与嘱托!
★ 陕西省延安枣园小学 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铸魂育人同频共振
陕西省延安枣园小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形成了“1234”特色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塑造“一个特色”,让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思政课始终;融通“两类课程”,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衔接协同;坚持“三位一体”,让“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第三课堂”形成合力;推动“师生四同”,在师生“同学同研同讲同行”中开展“思政课大讲堂”活动,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 做实中学创新教育为拔尖创新人才奠基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教育是基础条件,在实现“人人皆可成才”的现代化教育的同时,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如何抓好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举措呢?
建立健全培养机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创新人才培养,建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体系,成立创新教育学术委员会,领导、协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创新教育活动。学校成立领导小组,由分管副校长带领教导处(创新教育中心)实施具体工作,各部门、各年级相互支持配合,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类创新社团、科协组织、兴趣小组等活动平台。同时,学校与高校和高新科技园开展密切合作,通过与外界资源的交流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机会。
小学阶段是学生启蒙劳动意识、学会照顾日常生活、形成劳动习惯、感知劳动乐趣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数学教学与劳动教育进行深度融合,挖掘劳动育人的融入点,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让他们既学了数学知识,发展了数学思维,又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劳动是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知识、人与技能等融通发展的纽带。劳动教育的高质量是新时代教育发展高质量、学校发展高质量的题中之义,更是实现人的发展高质量的必由之路。在“大劳动”观的指引下,对青少年的劳动教育重在引导学生自觉形成两个认识:一是要引导青少年建立起在任何劳动岗位都可以将劳动价值最大化的信心和意志;二是要摒弃劳动课是辅修课的观念,认识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论在何种岗位上,本质上都是劳动者。学校要站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高度,整体谋划,建立起校本劳动教育创新平台,开发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符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校本特色劳动课程体系,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实验小学 弘扬红军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每年金秋时节,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涧西苏式建筑群”所在地洛阳市涧西区重庆路二号社区都会迎来一群特别的访客。仅一路之隔的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实验小学的学生,会在这里上新学期第一节思政课。他们参观老一辈革命家习仲勋旧居、参观“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故居,听学校“小红军”解说员讲解革命前辈在洛阳的工作、生活故事和丰功伟绩……
★ 四川旺苍大力提升两类学校办学水平 办有温度的教育
四川省旺苍县县域内现有留守儿童3553人、孤儿77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86人,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管理的“看护难”“教育难”等问题较为突出。旺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学校建设,专题调研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并一对一建立信息台账。通过创办乡村全寄宿制小学校、优化乡村学校办学环境、完善乡村学校治理体系等措施,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中面临的难题。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34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