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7期 总第186期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园岭教育集团百花小学有一个爱心图书银行红领巾社团,在老师的带领下,社团成员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在“首善之区”洒下爱的种子。
在一次次关爱活动中,红领巾社团的少先队员们收获了成长。学校也将继续组织关爱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为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贡献力量。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教育体育局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持续深入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不断巩固“以优良的党风引领行风校风、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成效,着力锻造一支作风硬、纪律严的“育在广陵”教师队伍,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通知,对开展规范社会事务进校园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整治工作作出部署。通知明确了专项整治的范围和目标,要求集中整治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和工作随意进入校园情况,以及社会事务进校园过程中重留痕轻实效的形式主义,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
★ 教师应有引领学生智驭未来的能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超乎我们的想象。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行动。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人工智能是把“金钥匙”,它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这里有机遇也有挑战。
★ 做教育要有一颗坚持的心——记湖南省郴州市三完小党委书记陈波
从教35年,从乡村到城市,从一名数学教师成长为湖南省郴州市第三完全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市三完小党委书记,陈波在教育路上拿出了一张张优异的成绩单。“带一所成一所,带一所优一所。”教师们这样评价他。
众多校长慕名前来向陈波询问办学秘诀,陈波总结了他的三个“法宝”:文化、课堂、活动。
2010年8月,陈波来到郴州市十一完小(现更名为同福小学)担任校长。“当时的十一完小由7家改制后的企业子弟学校合并而来,师资结构不均衡,犹如一盘散沙。”时任郴州市十一完小美术教师、现任十一完小副校长的邝晓华回忆道,陈波一上任就召集所有教师开座谈会,仔细了解每个子弟学校以往的办学特色。
基因是生物体内能够编码一段特定肽链的DNA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内控制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这些特定的遗传信息控制着生物体内的各种特征和功能。DNA由磷酸、脱氧核糖和碱基构成,其中碱基包括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这些碱基按照特定的顺序排列,形成基因的编码序列。红色基因却不是指生物学上的基因,而是一种社会科学概念。它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和引领未来,代表着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和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红色基因的内涵包括革命精神的传承,如信仰、忠诚、追求和忘我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信仰、信念、信心,这就是当今一代传承红色基因的关键密码。
★ 鹰潭市“五子并进”共筑育人高地
江西省鹰潭市以建设全国“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思政,坚持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立德树人的实现形式,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从构筑保障基础,健全机制体制,夯实课堂阵地,发挥专业优势,强化示范带动五个方面,共筑思政育人高地,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德育工作品牌,推动了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 音乐下乡播撒美育的“种子”
在湖南益阳南县南洲镇南山村,来自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21名师生志愿者与55名乡村少年共登舞台唱响了乡村音乐之夜;在贵州平塘县大塘镇,一场“云上的孩子·扬帆季”益童乐园毕业晚会成功举办,一群山区留守儿童用音乐表达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在浙江淳安县文昌镇,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音乐会上演,来自浙江音乐学院的16名师生携手文屏村村民,用音乐点亮了乡村文化夜生活……
★ 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 提档升级组合拳 铸就职教“梦之队”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近年来,在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职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新时代背景下,作为重庆中职教育“排头兵”,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渝北职教中心”)瞄准“双优”建设目标,把教师作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靠,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作为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深化“三教改革”,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着力为全校教师搭建更多更高层次的平台,提供竞技展示的机会,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奋力从大有可为跨向大有作为。
★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 创建“1631”课程体系 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毓英中心小学地处海滨小镇金井,是一所拥有130余年办学历史的农村小学。学校历经20余年实践探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建了小学“大思政”项目化“1631”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1”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6”指从课程中梳理出的道德教育、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国情教育、法治教育六大主题,“3”指校园环境、学科融合、课程活动三种教育教学方式,第二个“1”指少先队活动及评价,将小学思政教学真正做到大、足、全。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37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