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8期 总第187期
发表时间:2024-10-22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8期 总第187期



01

 阳光报道


★ 构建“一主两翼”红色教育课程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为了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强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让红色教育取得实效,浙江省嵊泗县初级中学在红色教育的探索中,充分发挥学校主场域、课堂主渠道、思政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拓展课外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载体,开展“一主两翼”红色教育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学校仪式和节庆活动为双翼,力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 用红色文化滋养爱国情怀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爱国精神又是红色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红军小学要利用好红色资源,以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让每个孩子保持“向上”“向善”的价值追求,这也是当下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和担当。



★ 身价百万却常年穿补丁衬衫的“红色资本家”


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三楼的展厅内,展陈着隐蔽战线工作者卢绪章的双面人生故事。卢绪章游弋于重庆的商界和政界,看似是发“国难财”“见钱眼开”的黑心资本家,实际却是积极在为党组织服务。1937年至1948年,他为党组织筹集经费近400万美元,自己却常年穿着打补丁的衬衫。



02

 师生成长 


★ 让学生在“有爱”的问答中成长


课堂提问就是教师和学生基于核心素养目标达成而展开的系统的问与答的互动。在这场问与答的互动中,不应仅有思维的碰撞,更要有情感的互动。

提出“有爱问题”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灵深处。”课堂提问,要能达到学生心灵深处,就需要教师站在爱护学生的角度,遵循课标对学习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基础,设计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探究的“有爱问题”,引领学生产生“我要探究”的强烈愿望,主动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 你要从我这里带走什么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的博士生导师李政涛就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遇到他是我的幸运。

记得在博士生入学面试时,李老师问我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对教育的理解?我略微思考便回答:教育的核心就是爱。我用亲身经历的多个案例解读了自己对教育的理解。李老师听罢,微微颔首。他又问我入学后的研究兴趣,我阐述了对科学教育的追求。李老师紧接着追问:你读过科学教育方面的哪些书籍,能不能结合某本书谈谈它的核心观点?我以南京大学教授林德宏的《科学思想史》为例,介绍了当时科学教育学术界的最新观点。



★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音乐教师要认真学习爱国主义教育法,结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核心素养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音乐教学全过程。



03

思政园地


★ 打造中职生喜爱的“乐学”思政课堂


近年来,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坚持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依托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激发课堂活力,抓好“关键课程”建设,形成全面加强思政课建设的强大合力,让思政课“动起来”“乐起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引导中职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 中职语文学科如何强化思政育人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强调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的任务。如何强化中职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内容,是摆在中职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 值得眺望的“梨城”德育


4月中旬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满城盛开绚丽而素雅的梨花,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 故得名“梨城” 。

走进库尔勒市第八中学,同学们正在演唱《二十四节气歌》。接下来给我们介绍了他们在校园里种植的薄荷、艾蒿、板蓝根等近20个中草药品种。在“百草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带领学生种植中草药,学习中医药知识,了解其药用功效及加工制作,还邀请我们品鉴他们自制的干式薄荷茶。学生介绍说:“我们班种植的是艾草。艾草有祛湿、散寒、止血等作用,晒干后被我们做成了茶包和药包。”教学楼里,正在剪纸、对弈、练习书法的学生沉浸其中,用心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楼道及展室的国画、点翠、书法、绘画、编织、钉子画等作品增添了校园的书香气息。



★ 萤火之光照亮前行之路——记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第五小学少先队辅导员王怡涵


“做不了星星,那就做一只萤火虫吧。以我萤火之光,照亮同学们成长的路,光多了,这个世界自然就亮了。”这是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第五小学少先队辅导员、思政教师王怡涵写在工作笔记扉页上的一句座右铭。   

“小个头,大能量,积极乐观,自带光芒”,熟悉王怡涵的同事和学生都这样评价她。



04

 教育创新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分享


      丹青绘华章,翰墨书盛世

创作档案——书法家周艺云:重庆市云阳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书协第五届行书专委会委员,高级讲师。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第五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2022中国书法·年展行草书展(全国前30);获“井冈红”全国首届手卷册页展优秀作品奖;重庆市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最高奖;重庆市首届行书展最高奖。




  报纸版面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38期

我们下期见


   |张爱静

   稿张堡盛

   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7期 总第186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39期 总第188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