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0期 总第189期
★ 重庆市实验中学 “清廉红”激扬“少年红”“先锋行”共筑优质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之基清廉为要。打造清廉校园是建设良好教育政治生态、推动学校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践行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晨曦微露,清风徐徐,古韵今风交相辉映,教书育人孜孜不倦,莘莘学子筑梦于此,汲智慧、绽芳华、梦启航,这便是百年名校重庆市实验中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整体设计思政课课程体系为主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深化教育评价改革为保障,实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形成一个整体优化、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思政课程体系。
★ 让延安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记陕西省师德标兵赵晋
在延安实验小学教师赵晋的相册中,有这样一张照片:学生辛苦排练的具有延安革命特色的节目,在香港的舞台上成功演出,赢得观众阵阵掌声,作为指导教师的赵晋站在后台,深情地看着舞台前学生致谢的背影,开心地笑着,但眼中噙满了泪花。这一幕刚好被同行的老师拍到,而这样的场景在赵晋从教的22年来上演了无数次。在赵晋看来,教师就是默默守护学生健康成长的园丁,要让学生“壮起来”,教师就得全方位地“强起来”,而延安精神的滋养为师生的共同成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
★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发挥融合的魅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独特的瑰宝。学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主阵地需要发挥融合的魅力,利用弥足珍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浸润学生成长,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提升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学生健康成长关系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今年5月,教育部启动了首个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实践,笔者认为做好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做到“五要五心”。
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法律与人文艺术学院(以下简称“法文学院”)党总支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三全育人”改革,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和抓手,从顶层设计、工作体系、育人模式、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三一工作法”——“三点一线、三位一体、三融一创”,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
★ 大庆市铁人学校的“铁雅”德育
大庆市铁人学校是由中国工人阶级先锋战士、被誉为“铁人”的王进喜先生于1961年亲自创办的大庆油田第一所学校。当年铁人往来于各个井场,看到孩子们在草原上拔青草、捉青蛙,心想:要让娃娃们学文化啊!“让油田子女去上学,让每一个娃娃都有书读”是创办铁人学校的初衷。没有桌椅,铁人带领大家搭土台;没有教师,铁人从有文化的工人家属挖潜;没有教材,铁人组织工人编写;没有体育器材,铁人从钻井队背回粗绳拔河用……“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成为铁人学校自力更生的办学之魂。
★ 红色教育:让思政课堂更加常态化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台上的表演者深情地演唱,台下的师生和家长一边合唱,一边挥舞着小国旗,整个校园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这是湖北省襄阳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正在举行红歌大赛的场景。
近年来,学校以筑牢红色堡垒、争做红烛先锋、培育红心少年的“三红校园”创建为抓手,把红色教育融入思政课,积极探索思政教育一体化新路子,牢牢扛起立德树人责任。今年初,学校凭着鲜明的办学特色、一流的教学成绩、独到的思政育人新模式从众多学校中脱颖而出,入围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
★ 用内涵式思政课滋养学生的“拔节孕穗期”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中培塑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心上好青少年思政教育课、用情滋养学生的“拔节孕穗期”。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利昌学校高擎党旗、启智开源、守正创新,不断提高学生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取得实效。
★ 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强师兴校促发展 凝心聚力建“双高”
一年来,在重才、爱才、育才的浓郁氛围中,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喜讯连连:在第七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在“多彩贵州”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项活动中获优秀实践成果奖;“虹文艺术工坊团队”在第18届国际儿童“和谐”斯拉夫音乐节大型交响乐团高职组荣获提名奖;旅游管理专业群入列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思政教师吴丹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师生获国家级奖项32项,省级二等奖以上81项。
★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 “山海味道”浸润乡村学校美育
乡村学校如何实施美育?农村学校占到七成的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通过“山海味道”乡村特色美育10余年的探索,给出了一张意蕴十足的答卷。
“小小旅顺口,半部中国近代史”。这座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海滨小城,东临黄海、西濒渤海。作为千山山脉余脉的“老铁山”,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如今枕山襟海、山海相连的安逸,难掩近代翻江倒海的沧桑。
而这一切因缘际会,都成了旅顺口区打造独具山海魂魄的“乡村味道”学校特色美育的源泉。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 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0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