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2期 总第191期
发表时间:2024-12-17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2期 总第191期



01

 阳光报道


★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 百年蜀光秉初心 赓续“公能”谱新篇


作为南开系列学校之一,有着百年厚重底蕴的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以下简称“蜀光中学”)在巴蜀大地始终享有良好声誉,为国家培养了以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专家胡海涛、放射化学家王方定、信号处理和声学专家侯朝焕、细胞生物学家王亚辉、塑料加工装备专家王琪以及数学地质、矿产普查勘探学家赵鹏大等院士、专家为代表的一大批成就卓著的优秀人才,为高等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



★ 以教育家精神“擦亮”教书育人底色


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布,提出“工作中要坚持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



02

 师生成长 


★ 阳光运动微改革让幼儿“动”起来


近年来,随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理念在幼儿园不断落实,自主游戏得到大力推广与实践,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自主游戏的时间相对增加,幼儿的游戏水平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另一种现象也在悄然发生:部分教师对幼儿运动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出现了“以游戏代替运动”的误区,导致幼儿在运动时间、运动兴趣、运动量以及动作发展等方面相对弱化,幼儿的综合运动能力得不到有效发展。



★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问答


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和“回答”的过程,是互相启发、实现教学相长的过程。在课堂上,有的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的问题,也能积极向教师及他人提问。但总有一些学生低着头默不作声,不愿问答,不敢问答,不会问答。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有质量地回答和提问呢?

笔者认为,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对话环境是前提;掌握有效问答技巧,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是关键;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教学相长是最终目的。



★ 给学生足够的“归属感”


小馨(化名)的名字里有个“馨”字,我习惯叫她“小馨馨”。

我认识她的第一天,她就迟到。那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开学典礼结束,她才背着书包“姗姗来迟”。

我一脸震惊,学生却习以为常。“段老师,别担心,她都迟到五年了,也不差这一年。”小军(化名)说完,同学们便哈哈大笑起来。我转头看向小馨,她没什么反应,似乎也习惯了同学们的调侃。



★ 用阳光的心态培养阳光的你


课间,我兴冲冲地带着语文书走向教室,准备开启语文课的赏美寻趣之旅。一路上,看到其他班级的学生正在快乐地玩耍,踢毽子、跳绳、打乒乓球,童年的欢乐和灵动洋溢在每个角落。这样的场景使我对同学们充满期待,期待着他们能够像阳光下的小苗一样茁壮成长。



03

思政园地


★ 重庆市忠县实验小学校 用好“校长90秒” 激发思政教育新活力


创新是推动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重要动力。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庆市忠县实验小学校以“仁爱教育”为核心,倡导“修身立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从2020年起,学校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德育模式,推出“校长90秒”课程,将教育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尝试通过新媒体这一广受青少年喜爱的载体开展思政教育,将抽象的道德教育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道德的力量,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重视,而且彰显了学校在教育创新上的不懈追求,成为连接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为构建和谐校园、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持。



★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小学 党团队一体化育人 打造红色引擎


浙江省杭州市文澜小学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不断加强学校党组织对少先队工作的领导,扎实推进“党、团、队一体化”育人实践,探索出一条具有文澜特色、融入文澜元素、体现文澜精神的少先队组织工作路径。



★ 既“守好一段渠”又“跑好接力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加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新时代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教育强国的迫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善用“大思政课”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与育人工作三位一体的思政育人体系,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夯实立德树人之基的作用。



★ 立足核心素养  善用大思政课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如何善用、如何落地?这就需要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聚焦核心素养,有效实现课程协同育人。



04

 教育创新 


★ 重庆工贸技师学院思政研修基地 铸魂育人新阵地,思政研修耀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明确指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技工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而思政教育,则是技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犹如照亮技能人才成长之路的明灯。近年来,重庆工贸技师学院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在技工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奏响了一曲思政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深度融合的壮丽乐章。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42期

我们下期见


   |张爱静

   稿张堡盛

   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1期 总第190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3期 总第192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