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4期 总第193期
★ 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上思政课——探索以劳动实践为载体的思政教育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学校思政课肩负着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小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萌芽阶段,对人的一生具有重要影响,在这个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当前,一些学校思政课存在“讲得多,做得少”“理论多,实践少”“悬在空中,不接地气”的现实问题,使学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 守师德初心 恪尽“爱”与“责”——山东省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撷英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教师群体发挥关键作用。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整体生命状态和精神风貌,其核心不仅在于筑牢底线,而且在于追求高标。
近年来,山东省高唐县第一实验小学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广大教师效法榜样,希圣希贤,以教育家为榜样,做新时代的“大先生”,让“人民教师无上光荣”的赞誉更加响亮。
★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 师生共绘融合教育多彩画卷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会元学校是广东省特殊教育教研基地项目学校,在这里,融合教育不仅是一项政策的践行,更是一次心灵的触碰与成长的共鸣。对于那些孤独症、多动症等特需孩子来说,学校成为他们融入社会、展现自我光芒的起点。
★ 晨曦中的校园
教师上操不仅是一场简单的体育活动,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课。他们用行动告诉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每个人应该追求的目标。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校园从沉睡中渐渐苏醒,一切都沐浴在宁静和谐的氛围中。
★ 从学生视角建设宿舍文化
好的宿舍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和班风,是学校管理与班级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宿舍文化建设正逐渐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学校文化环境、教师管理理念、学生社会交往等在宿舍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笔者认为,宿舍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营造。
★ 探究乡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厌学情绪的解决策略
浙江省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是一所由5所小微学校合并而成的乡村全寄宿制小学。近3年,学校多名寄宿生因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出现厌学情绪。长期厌学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会影响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削弱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 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 心理韧性培育进校本课程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上海市徐汇区建襄小学的传统。在教学实践中,个别学生面临较为严重的“心理脆性”问题,缺乏抗挫折能力,学校将心理韧性培育融入培养目标,纳入课程体系,多方位、多渠道培育学生心理韧性。
202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第二条明确指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人、启迪人、感化人、鼓舞人,是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坚持思想引领、文化涵育,教育引导、实践养成,主题鲜明、融入日常,因地制宜、注重实效”,要“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据此,因地制宜地开展主题鲜明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既是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需要,更是铸魂育人的基础工程。
★ 崇仁路小学的育人目标
武汉市硚口区崇仁路小学(以下简称“崇仁路小学”)鄢芳书记告诉我们:10年前,她到崇仁路小学参加全省德育现场会,观摩时与学校领导谈及学生入学的话题,他们认为,送学生上学,一定要了解这所学校的育人目标。对此,我很感兴趣。原来,他们研究发现,很多小学、中学,甚至大学的育人目标表述得差不多,如励志笃学、团结拼搏,以及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等等,你分不清是小学还是大学要实现的育人目标。让人觉得一所学校要做尽天下事,无所不包,无所不能。什么都想做,往往什么也没做好。育人目标过大过高,没法落地落实。
★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开展“探寻开放的江西”活动 画好大思政实践课“工笔画”
“兼具颜值和温度的宜居乡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绿色企业”“规范革新的跨境电商综试区”……这些都是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师生们在大思政社会实践课中的亲眼所见。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张康威激动地说:“江西大刀阔斧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赋予了我们外贸学子乘风破浪的信心!”
★ 感恩时代 赞美青春——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师生参加“十月的阳光”群众文艺直播活动
2024年10月27日下午,浙江新世纪经贸专修学院100余名师生受邀参加由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承办的2024“十月的阳光”群众文艺直播活动,新世纪师生激情满怀于“感恩时代、赞美青春”系列节目表演,为群众文艺直播活动贡献一份力量。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44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