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6期 总第195期
★ 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 尚真德育为奔跑的童年插上翅膀
“2011年6月,教育部以‘双百人物’为全国128所中小学的班集体命名。河南省开封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开封二师附小’)光荣地拥有了‘焦裕禄班’这个闪亮称号。”开封二师附小校长孙永杰讲述了全国唯一一个由教育部命名的“焦裕禄班”的来历,“我们在班级里开展了系列主题课程和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焦裕禄班”只是开封二师附小“尚真德育”的一个缩影,学校通过全景式德育架构,以常规中的德育、课程中的德育、活动中的德育、学科中的德育四部分实施全过程德育,同时,又为德育铺就红色底色,辅以家校社协同育人,并以多维创新驱动德育尚真求美。
秉承“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宗旨,沙河中学坚持成人不能无礼、教养应该学礼、崇德尤需弘礼。建校近70年来,礼仪教育之根深植于这方沃土。特别是2021年学校加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回龙观育新教育集团后,集团的“九礼六仪”教育体系,为学校的礼仪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得这一教育特色更加系统、全面且富有成效。
★ 建设生活德育场,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生活德育是以生活为载体,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生活德育是源于生活、基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德育活动。江苏省天一中学(以下简称“天一中学”)强调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在合理、进步、向上的集体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教育、熏陶,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感悟,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在生活环境中熏陶,在生活交往中成长。
★ 当讲台变成学生成长的舞台
常常听到有老师说,一节课上下来,为什么老师讲得都累了,但是学生还没学会?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为什么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教师对上课也带有消极态度?那是因为我们只关注“教”,忘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应该由学生“做主”。
★ 庆幸是个读书人
我生在穷乡僻壤,父亲目不识丁,连名字都不会写,可他却时常给我们三兄妹讲“甘罗五岁拜相”“黄香九岁温席”“岳母刺字”“穆桂英挂帅”“宝莲灯”“白蛇传”“牛郎织女”“嫦娥奔月”等经典故事,每天浸泡在“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成龙就上天,是蛇就钻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等俗语警句里,耳濡目染接受着最初的启蒙。母亲虽然只读过三年初小,平日却爱找学校的老师借书看,对《红楼梦》更是爱不释手。母亲一直希望儿女成为读书人,不管家里面对怎样的艰难,都决然不会斩断我们的学业。我初中毕业复读三年考进中师,小妹高中毕业考上大学,全是母亲之功。
★ 四川省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点“纸”成“金”,旧报纸变艺术品
走进四川省大英县郪江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郪江外国语学校”),一面沿街围墙的装饰与众不同,学生用废旧报纸塑造的“游鱼”“大象”“冰墩墩”等创意作品挂满展墙。这里正是学校的废旧报纸创意艺术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展示的十余幅作品只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缩影,学校师生用废旧报纸创作了6000余件手工作品,先后获得省级和国家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学校从2012年开始以废旧报纸为材料开展美术教育,指导学生进行手工艺术创作,并不断挖掘教育内涵,拓宽育人深度和广度。
★ 思政课在南师附小的创新实践
现场听取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党委书记易艳丹讲述学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学校总结提炼育人经验,融通学校与社会两类课堂,从活动、实施、资源和评价四位一体构建大思政框架,在培养有德有才、有爱有智少年儿童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通过“五行”活动、“五动”实施、“五红”资源、“五星”评价打造小学大思政课体系,畅联儿童与校内外真实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多元成长。
★ 纵横贯通,系统推动“三力”建
浙江省杭州市长河高级中学(以下简称“杭州长河高中”)作为首批杭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先行校,坚持“大思政”视野,通过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系统布局、多方推进,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 坚守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定位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应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中坚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主义”本质规定。这是完成其使命任务的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 同心四十载,实干写华章——浙江省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发展巡礼
今年,浙江省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以下简称“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迎来了四十周年校庆。
回首往昔,它从 “无固定教室、无固定教师、无固定学生” 的 “三无” 学校起步,那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挑战的岁月。然而,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嘉兴市秀水经济信息专修学院一路砥砺前行。如今,它已发展成为拥有3个校区、教职员工542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万人的教育巨舰。
★ 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擦亮“红心开匠”党建品牌 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重庆市开州区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开州职教中心”)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更有活力、更有人气、更有温度的“红心开匠”党建品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证。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4年第46期
我们下期见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