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7期 总第196期
发表时间:2025-01-07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7期 总第196期



01

 阳光报道


★ 奋力建设教育强市 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提供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建设教育强市、西部创新高地和人才中心的目标任务。全市教育系统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奋力建设教育强市,持续打造“西部领先、全国进位和重庆辨识度”的教育标志性改革成果,为建成教育强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浙江省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因地制宜开展科学教育 生活里的科学之趣


向塑料瓶中注入液体,利用水压,使液体顺着吸管爬升,最终从高处流出……二年级学生宋梓祥娴熟地操作着塑料瓶和吸管,解释着“水往高处流”的原理:“这个实验利用了虹吸原理。”

这是浙江省苍南县江滨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江滨实验小学”)科技节上的一幕。学校第六届科技节开幕,校园里的主干道变成了“科普一条街”,各式各样的科学实验展台在路边依次陈列,展台前挤满了兴奋好奇的学生。在这场科学盛宴上,还有科学脱口秀、气球动力小车挑战赛、纸火箭挑战赛及环保时装秀等活动等待着学生们去参与体验。



02

 师生成长 


★ 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周平健坚守初心——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


“在我心中,有两个职业最受人尊重,一个是医生,另一个是教师。医生是治病救人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我幸福,因为我是教师。”在与江苏省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教师周平健交流的过程中,他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和自豪。

乡村小学16年,城区小学10年,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江苏省模范教师,这是周平健努力拼搏的人生轨迹。校党委委员、党委办主任、校务管理中心主任……多年来,尽管岗位不停变化,但“像教育家那样做教师”一直是周平健坚定不移的初心。



★ 让学生成为“水资源守护者”


在执教《珍惜水资源》一课前,我期待的课堂状态是:学生感悟很深,情绪高涨,经过学习之后有浓厚的环保意识。但在现实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环保”只是口头响应。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对全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没有经历过严重缺水的生活,对当前的水资源情况也不了解。由此,改课的切入点有了。



★ 一张旧桌子的故事


在一次班主任会议上,大家正在讨论“文化育人”的主题,各位班主任纷纷讲述自己的举措和做法,我不禁想起了刚接“自由精灵班”后关于一张旧桌子的故事。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听到一位同事说:“我们班有一张又大又旧的桌子,放在班上挺多余的,想找人把它搬走。”我想到我们班教室后面比较空,把这张桌子利用起来,或许有大用处。



03

思政园地


★ 践行红色教育 涵养童心童德——重庆市涪陵区级机关幼儿园红色教育实践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红色精神内涵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有效运用于幼儿园课程中,对引导幼儿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深远意义。

重庆市涪陵区级机关幼儿园(以下简称“涪陵区级机关幼儿园”)红色教育课程从幼儿的本性出发,以情感引导认知,以认知驱动行为,在认知扩展的基础上,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团结精神、有奋斗意志、有奉献品格的儿童。



★ 乡村名师赵羚君的育人故事


2024年8月31日,贵州省黔西市金碧镇第三小学赵羚君老师回到10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参加“国培计划”的教室,向大家讲述如何把总书记当年在这里的殷殷嘱托化作前进的动力,扎根西部山区,把一颗赤诚的心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献给金碧这片热土的孩子们的动人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9日给赵羚君所在的这期“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全体参训教师回信强调,希望你们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 四川甘孜丹巴县教育和体育局 开创帮扶新路径 精心打造“树德班”


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启动,14名来自浙川两省重点中学的管理人员及学科骨干教师接受组织选派,“组团式”帮扶四川省甘孜丹巴县教育和体育部门管辖学校丹巴高级中学。丹巴高级中学建校40余年,是一所典型的偏远地区县域高中。历年来,丹巴县成绩优异的学生大多选择到县外就读,优质生源流失严重。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两年来,帮扶团队有机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创新帮扶路径,帮扶工作成绩显著,为偏远地区县域高中崛起提供了教育帮扶新样态。



04

 教育创新 


★ 欢迎订阅2025年《德育报阳光周刊》


有30余年办报历史的德育工作主流媒体

邮发代号21-84

国内统一刊号CN 14-0055

订报邮箱:1738532659@qq.com

服务热线:023-67396612




  





扫描二维码,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高清完整版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4年第47期

我们下期见


   |张爱静

   稿张堡盛

   闫   丽



重庆市创新教育学会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cqeduin@163.com

023-67396612

023-67516460

引领创新  提升发展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6期 总第195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4年第48期 总第197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