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创新教育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德育报阳光周刊》

首页 > 出版刊物 > 《德育报阳光周刊》

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36期 总第235期
发表时间:2025-10-27     阅读次数:     字体:【


欢迎阅读

《德育报阳光周刊》电子版

2025年第36期 总第235期







01

 阳光报道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文成中心小学 用红色资源赋能“大思政课”建设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为一所紧紧围绕“让每一个孩子都适应未来需要”办学理念的红色基因传承学校,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文成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文成中心小学”)紧扣“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这一目标,围绕“如何讲实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不断提高其针对性和吸引力”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将红色校史和地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鲜活教材,切实让思政课入脑入心,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 探索实践“健残融合” 开启特殊职业之路


重庆市丰都县职业教育中心创办于1959年,是重庆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重庆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庆市“双优”学校。学校积极构建“健残融合,职特融通”体系,通过独具特色的“一主两翼”模式,即以“健残融合,职特融通”的主体目标引领,以“以健辅残,以残励健”和“德技共进,产学共研”的两条路径驱动,推进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发展。



02

 师生成长 


传承“巴渝文化”  培育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教育系统作为传播文化、传承文化的“阵地”,培植文化、培塑文化的“沃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教育方式和内容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教育力量。



初中生拒绝沟通,班主任怎么办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急剧变化的阶段,拒绝沟通是常见现象,主要由生理发育不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沟通方式不当等引发。然而,对青春期学生进行教育,是一个需要不断与之进行对话的过程,如果初中生长期处于拒绝沟通的状态,不仅会导致他们累积的问题越来越多,阻碍他们进步,还会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面对选择用沉默筑起心墙的初中生,班主任怎样做才能敲开这堵墙?



一节习作课上的心理调节


对于习作,一些学生具有畏难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把控习作课的节奏,悄然调节学生的习作心理。在笔者的一次习作课上,学生们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波三折,时而叹息,时而兴奋,时而期待……



03

思政园地


高尚师德描绘育人新画卷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教师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的重任。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立德树人,这里的德关乎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内容、教育对象、教育方法等方面,与高尚师德里面的德结合起来,致力于教育强国建设,描绘出以德化人的新画卷。



促进心育与德育有机统一


在当代教育体系中,心育与德育是两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心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情绪管理和人格发展,而德育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极端事件频发的当下,深入正确地理解心育和德育的关系,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田园课程为载体探索“五育”融合


现实中,“五育”常被分割开,其课程与活动常简单叠加且统筹不足,加重了学生负担,为破解“五育”割裂难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小学以田园课程为载体,探索以劳动教育为纽带的全学科融合育人路径,构建了“以劳融通‘五育’”的综合育人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要立足“现实的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思政课承担着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青年学生头脑的重要任务。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关键是认清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做到有的放矢。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系统探究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人的发展以及人的解放等根本问题,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探索出路。这些重要思想和方法论,也为新时代思政课进一步拓展教学思路、增强教学实效、提升教学品质带来了深刻启示。



04

 教育创新 


河南省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 激活德育特色引擎 打造“守正德育”品牌


河南省郑州市商贸管理学校成立于1973年,是郑州市教育部门直属的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按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德育特色引领作用,努力打造“守正德育”品牌,健全和完善学校德育工作机制,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



校长怎样运用AI推动教育创新


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生态,重塑教育的底层逻辑。作为校长,如何深刻理解、认知并运用AI来推动教育变革?基于25年数字化探索的经验,笔者采取了以下关键行动,助力学校实现AI驱动的教育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感谢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 2025年第36期

我们下期见



编   辑|张爱静

审   稿|张堡盛

终   审|闫   丽







 
上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35期 总第234期
下一篇:欢迎阅读《德育报阳光周刊》 电子版2025年第37期 总第236期

Copyright © 2022- 重庆创新教育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渝ICP备2022004032号

地址: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开大道西段 106 号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 11 栋 2101   电话:023-67511171 / 023-67396612(秘书处)  

友情链接: 中国网重庆教育频道   中国政府网

 备案号:京ICP备17052956号-2
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