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使用手机》微班会教案
哈尔滨市群力兆麟小学校 李丽波
一、背景介绍
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产物,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所拥有的,并逐渐的走进了学校,甚至走向课堂。由于小学生年纪小、自控能力差,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因此,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了成绩下降。
二、教育目标:
通过微班会,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手机的利与弊,学会趋利避害,充分且有效地发挥手机的价值。减轻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清楚地认识到合理使用手机的重要性,达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实施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产物,已经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的生活中。它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据我所知,有很多中小学生已经开始对手机产生产生依赖,甚至迷恋上手机,我们班也不例外。前几天就有几个家长跟我反映,有的同学写完作业后,经常与小伙伴儿相约一起打游戏,还有的同学在写作业时遇到难题,不喜欢动脑,而是借助手机软件来搜索答案。那么,这些做法到底应不应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二)、现场调查。
首先我们来做一个现场调查。
1.拥有手机的同学请举手。
2.你们每天使用手机多长时间?
3.每天使用手机都做些什么?
(三)、说一说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1.沟通交流:与亲人朋友进行电话、语音、沟通、视频交流。
2.查找资料:看新闻,查资料,增长见识,了解国家时事。
3.娱乐:听歌,看视频,写博客,玩儿游戏。聊微信
4.记录生活:记事本可以记录很多信息。手机的照相功能,可以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精彩瞬间
5.购物:用于生活购物,网上下单,快递到家,省时又方便。
6.看时间、看天气:了解时间,提前预测天气,为出行带来方便。
7.导航:在不知道出行路线时可以导航
8、急救: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 长、老师或警察求救。
(四)、手机的危害
1.手机除了给我们带来方便外,还会带来哪些危害呢?同学们来说一说。
2.是啊,有一些同学不能够认清手机的危害,缺乏自制力,导致手机上瘾,一天不玩手机就觉得生活空虚,身体素质也在急剧的下降,下面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1)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显示:
3-6岁的孩子中,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小学9-10岁的孩子,已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
(2)国外曾经发起一项调研,选取了100个孩子,其中50名完全接触不到手机,另外50名已经对手机痴迷。
10年后,50名痴迷手机的孩子中只有2名考入大学,而其他50名全部考入大学,还有16位获得了全额奖学金。
(3)国外一位儿童行为学家研究发现,沉迷手机的孩子的大脑,比起普通孩子的大脑有明显的萎缩倾向!经常玩手机的孩子无论在认知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还是在专注力和动手能力上,都明显差于普通孩子。
(4)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天使用手机达到68分钟以上,就有患上抑郁症的风险。
(5).浙江省眼科医院发现,孩子连续玩20分钟平板电脑,视力平均下降41.7度,连续玩20分钟手机,视力平均下降43.8度。
手机只是一种通讯工具,一旦沉迷这种工具有可能会毁了孩子的人生乃至生命。
(三)真实案例:
(1)江苏一名9岁男童,经常感到脖子酸胀,手指发麻,父母带他去做CT检查。不检不知道,一检吓一跳,孩子的颈椎已经变成一条直线!(正常人颈椎本带有前曲的弧度)
(2)一个初中生沉迷手机游戏,被爸爸抢过手机扔下高楼,他当即跟着手机跳了下去,坠楼身亡。
(3)海口市一名大一学生整天抱着手机玩游戏,被妈妈批评后,从14楼纵身跳下,落地身亡。
(4)辽宁省一名初三女生因为玩游戏,一个月刷掉6万,因为愧疚和恐惧而轻生,从自家阳台坠楼身亡。
……
(五)、讨论应怎样合理使用手机?
根据学生讨论总结出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
注意姿势 适当放松
控制时间 适度使用
调节光线 适宜亮度
内容健康 合理有益
(六)、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微班会的形式讨论和交流了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的问题,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很多方便,但我们应该理性地对待这一便利,如果玩手机占用了我们的大部分时间,分散了我们本该用老学习的精力,经不利于我们良好的身心的培养,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够合理地利用手机,让手机成为促进我们成长与发展的好帮手!
《合理使用手机》微班会教案-李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