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保卫战》
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第 一小学 邹文娟
一、微课背景
图书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大家都喜欢看各种各样的图书,但在借阅过程中,总是出现损坏图书的不文明行为。在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口语交际中学习了《班级图书公约》,然而低年级的孩子自觉性较差,损坏图书的行为屡屡发生,针对这一现状,特组织开展了本次微班会课,旨在促进学生进行一步增强爱书护书意识,学习正确借阅方法,自觉养成文明借阅的习惯。
二、学习目标
1. 识别不良的图书借阅行为,学会爱书护书的方法。
2. 激发爱书护书的意识,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借阅图书的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爱书护书的意识,学会爱书护书的方法。
教学难点:养成爱书护书良好习惯,提高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老师在班级拍摄的凌乱图书角、图书有乱涂乱画、撕毁痕迹的照片,学生发现特点,老师引入本课主题。
师:孩子们看,这是我们的图书角,这些就是大家带到班上、陪伴我们成长的图书,从这一张张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现实的生活写照,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爱书护书的同理心。)
(二)探究问题,培养意识
师:书是我们的好朋友,但它们却受伤了,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来自图书的哭诉。
1.视频:图书的哭诉。(图书1: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故事书!主人把我带到班上时,我可高兴了!可是,没过多久,有两位同学为了争抢我,让我浑身伤痕累累!图书2:我是大家喜欢的漫画书,很多同学都喜欢我,可他们也喜欢在我的身上圈圈画画,你们看,现在的我整天灰头土脸,浑身脏兮兮的!图书3:我比你们好不到哪去!作为作文书,我为同学们带来了写作的灵感,我可骄傲了!可他们却带给我满身的折痕、卷角。图书1:据我了解,由于同学们的不文明借阅,咱们班共有图书小伙伴 本,其中 本被乱涂乱画, 本被撕坏, 本已遗失,完好无损的仅有 本。合:我们真是太可怜了!)
师:孩子们,听了图书的哭诉,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2.交流讨论:
(1)书为什么十分痛苦?
(2)破损的书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哪些不方便?
师总结:是的!书是我们的好朋友,看到书受到了伤害,我们都很难过。不管是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书,我们都有义务和责任去爱护它们,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图书保卫战”吧!
师:爱书护书,我们一起动动脑!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图书保护好呢?
3.回顾班级图书公约
借书时应依次排队登记借阅,不拥挤打闹、不乱涂乱画、不折页、不撕毁图书、按时还书,不私自把书转借他人。
(设计意图:通过图书的哭诉,直击学生心灵,激发学生爱书护书意识,回忆爱书护书方法,培养爱书护书情感。)
(三)实践驱动,爱书护书
师: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被我们伤害过的书现在就在我们的桌上,让我们一起努力,尽量让它们回到最初的样子。爱书护书,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1.我为图书洗洗脸。
用橡皮擦干净书中的图画污迹。
2.我为图书补补衣。
用胶带把书中的破损处进行修补。
3.展示护书成果,感受护书快乐
分小组把手中的图书尽量修复到最初的样子,并分享自己的成果及心情。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力所能及修复图书,感受爱书护书的快乐,促进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四)拓展延伸,促进养成
同学们,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保护书的目的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使用书、更好的读书。思考:还有哪些书也需要我们用心爱护?
总结:我们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不管是在图书馆还是书店,都要爱书护书,让爱书护书成为一种习惯;不仅自己要爱书护书,还要积极引导和影响他人爱书护书,让爱书护书成为一种常态。爱书护书,让我们一起读更多的好书。
(设计意图:将爱书护书理念由近及远,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律己达人,加强自我管理。)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班级图书受损较严重这一真问题,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发现日常图书借阅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以意识培养为着力点,引领学生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以实践任务驱动为支撑点,帮助学生动手动脑,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强化自我管理。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但注意力集中实践较短,所以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参与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保护。针对教育难点而言,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坚持,需要持续跟进,促进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学生强化自我管理。
重庆市北碚区两江名居第一小学